第210章 顺昌逆亡(8)(1 / 2)

建安八年,八月三十。

丹阳郡治,宛陵。

“呼…还是床榻舒坦啊!!”

太守府,偏院之中。

曹震躺在床榻上,紧握双拳伸了个懒腰,顿觉浑身筋骨松快不少,连带着酸痛都减轻了许多。

屋内烛火晃动。

曹植、曹冲、曹演几人相视一眼,露出了无奈笑意,自来宛陵以来,他们不像先前那样松快。

他们被分到各处,以减轻对应群体压力。

毕竟从彭泽登船渡江赶来宛陵,为确保前线各处不出差池,随曹昂出动的人手,部分是留在彭泽负责殿后。

眼下宛陵已成新的征伐江东核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诸地各处都开始朝宛陵汇聚,但前期的筹备仍需谨慎对待才行。

曹震翻了个身,看着不言的几人,“说实话,我还真羡慕子文、子林他们,待柴桑伤兵营诸事摆平,他们才赶来前线。”

“羡慕什么?”

曹冲眉头微挑,看向曹震说道,“你不会觉得四哥他们,就是接收各处伤兵这样简单吧?”

“我可没这意思。”

一听这话,曹震摆了摆手。

“你就是这个意思。”

曹植紧随其后道:“别觉得这是什么小差事,治身上的伤易,平心里的伤难,更别提豫章局势是稳,但这个稳,是充满不确定因素的,一旦出现变数,四哥他们就要领着快痊愈的将士,去该去的地方去。”

“现在江东各地的仗,明显就是在乱中打的,这也就是大兄,但凡换任何一人来,哪怕是父亲来此,恐都无法确保这一战稳赢,毕竟在此之前,大兄不止一次的指挥麾下文武,出战精锐,照这等方式来打。”

“信任是可贵的。”

曹冲有些感慨道:“江东治下地势复杂,水系密集,这会带来多少变数,是任何人都无法预判的。”

“也正是这样,大兄才会在局势明朗下,以多线协同穿插作战,将一定权力及决策下放到对应将校,叫他们审时度势下去征伐。”

“我等是没有统兵参战,但却也多次随军出战,这意味着什么,我等是清楚的,这权力下放容易,但收回来却难,更别提在这过程中,谁能确保底下的人,一定就会根据战局做出理性决断?”

曹震沉默了。

他如何不知这些。

在此之前,自家大兄不止一次跟他们讲过,适合他的打法,不一定适合别人,毕竟这套打法,是他用了数载,以数次关键大战,将麾下驱使的文武放到合适位置上,叫他们有所建树后才逐步磨合出来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此前凡有战绩功绩者,都因此得到对应赏赐晋升,以及整顿军风、试行军改初见成效,才有了这次对江东的多线协同穿插作战。

参与大区域作战规模多,军纪必须要严。

自上传达的军令,不管处在怎样境遇下,都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这是容不得有半点含糊的。

除了上述种种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参与到征伐江东的将校中,处在关键要点的将校,不是跟孙策有仇的,就是敢打善战之辈。

有他们的存在,才使曹昂敢下此等决断。

否则稍有不慎,便会引发连锁反应。

“不过说起来,仲业(文聘表字)、兴霸(甘宁表字)两位将军真是够厉害的。”一直沉默的曹演,开口说道,但话题也跟着变了。

“我等随大兄进抵宛陵才多久,他们协同作战下,竟然就将江东防线口子撕开了,先下江乘,再夺句容,这对丹阳、吴郡交汇带来的震动太大了。”

“的确。”

曹震连连点头,看向曹演的眼神带有感激,“也是这样,大兄得知此事没多久,就让子义将军率部直扑溧阳,一旦该县被子义将军率部攻破,则对江东贼巢秣陵的合围之势便形成了。”

“这消息一旦遍传丹阳、吴郡、会稽等地,对孙策为首的江东叛逆必造成不小的冲击及震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曹昂的推动下,已明确孙策为首的江东叛逆,特别是攻打原扬州牧、振武将军刘繇,更是被曹昂拿起来大书特书。

既是要彻底倾覆富春孙氏在江东的统治,就必须要从根子上解决,要牢牢将大义把控在手。

大义,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真实存在的。

如果这一战,曹昂以大胜之姿拿下,则这个大义带来的加持,将会给谯县曹氏在无形中带来很多积极影响。

曹昂需要的就是这个。

“所以眼下对我等而言,要做的就很明确。”

曹冲开口道:“在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务必要把事情做好,累一点,苦一点,这都不算什么。”

“特别是在人前,一句抱怨的话都不能讲。”

“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不说别的,只大兄生出失望,那今后,我等就再无颜去见大兄了。”

“不说了。”

曹植站起身,看向几人道:“抓紧泡泡脚,解解乏就休息吧,明日,我等都有事务要处置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嗯。”

曹震、曹演他们当即点头。

有些事,自己人讲讲可以,但不能外传出去,他们是没有及冠,但在曹昂身边待的久了,他们也都懂了。

在许都时,他们或许也经历过,但他们不会深层次去考虑,毕竟他们处的环境不一样,那考虑的问题就不同。

曹昂为何将一批三族子弟聚在身边,或许先前存的是巩固自身地位的想法,但现在,他更多的是在考虑,如何叫这些璞玉,从安逸的环境下抽身出来,再有针对性的去磋磨下,如此方能成材。

曹植曹冲他们的对话,如果曹昂听到的话,那心底一定会生出欣慰的,毕竟他的努力没有白费。

他的这些弟弟,别管是亲弟,亦或是堂弟,再或是族弟,跟先前比起来,都有着显着的改变了。

这在谯县曹氏,今后要面对新的局面时,在通过对应磨砺后,到了对应位置上时,是能帮他,还有曹操排忧解难的。

自家人,如果都不能凝聚在一起,那就会让人抓住空隙的。

不过眼下啊,曹昂没心思理会这些,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自率部进驻宛陵,需要曹昂做的事就多了,对这次征伐江东,曹昂给自己的定位,不止是主帅,更是大管家。

他要叫一批文武,在这次征伐中尽情施展才华,如此方能在谯县曹氏提升地位及影响,继而为今后的布局谋势。

“仲谋,伯言,汝等觉得秣陵会多久拿下?”

同一夜,太守府正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