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新生(3)(2 / 2)

听到这,几人脸色皆有变化。

“在今日军议上,昂之所以没有提及这点,就是要叫二张知晓,除非得到昂的支持,否则他们在曹氏麾下是举步维艰的!”

曹昂向前探探身,看向陈宫几人,眼神如炬道:“在这个时候,军师副中郎将袁曜卿,还有诸葛子瑜已乘船赶赴丹阳、吴郡而来。”

“一位是要赴秣陵坐镇,一位是要去宛陵任职,而随他们一起的,还有一批精挑细选的官吏。”

“机会,昂已给二张他们,如果在此期间,二人真要有私心私欲作祟,那昂也就只能翻脸无情了!!”

讲到这里,曹昂脸色冷了下来。

在跟孙策打最终之战下,曹昂已然开启对豫章、丹阳、吴郡三地调整之势,或许这个过程是慢一些的。

但这个趋势必须要有。

曹昂要以此叫所有人明白一点,江东的天肯定是要换一换的,追随孙策的死硬派就不说了,这是必然会连根拔起的,留着他们除了会带来隐患外,再没有别的了。

而在这期间,选择阵前投诚的,战后归降的,想要等江东之战结束有好的安排,那么从现在就要有所表现。

没有的话,那对不起。

曹氏是不养废物的。

当然了,在这过程中,谁要是不满这等安排,或者有别的想法,那可以啊,毕竟大层面的战事是趋于稳定的,但是区域骚乱尚未结束,大不了就是出兵解决呗,反正对于身外名,曹昂是一点都不在意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为曹昂明白一点,史书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等到曹氏之势不可阻挡时,即便他身上真有些什么不好之处,到时自然会有人站出来更正的。

“公子打算迁族?”

迎着曹昂的注视,陈宫开口道。

“只要有利于江东安稳,那迁族就是必然趋势!”曹昂语气铿锵道:“当初安抚荆州,徐州,青州不就是迁走一批,这才使地方日趋安稳的吗?”

“江东为何会成为例外?”

果然。

听到这话,陈宫几人印证了猜想。

在曹昂的眼神中,他们看到的是坚定!!

在一些事上,曹昂表现得要更强势。

因为曹昂有这个资本!!

当初说参与讨袁之战,发起伐荆一役,有人觉得这是仰仗曹操眷顾,曹昂不会挑任何理来。

毕竟没有曹操调拨的精锐,还有一批文武在身边支撑,的确有很多事是无法运转起来的。

但现在,谁要是说这话,曹昂就要挑理了。

这是在否认他的来时路!!

想以此动摇他的根基。

别说是一个江东了,即便是整个河北,再或是其他地方,想要叫他在一些事上低头让步,那是绝无可能的。

眼下的谯县曹氏,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谁要是觉得能通过一些事来拿捏谯县曹氏,那就大错特错了!!

“诸公,要没有别的事,那昂就先去休息了。”看着沉默不言的几人,曹昂撩了撩袍袖起身,“昂明日还有一堆事宜要做。”

言罢,也不管几人怎样想,曹昂便转身朝后堂走去。

对于陈宫、田丰等人,曹昂的态度很明确,想要归顺谯县曹氏可以,那就必须要舍弃一些顽固思想,别觉得是谯县曹氏求着你们归顺,现在是你们要求着谯县曹氏,即便是不为你们自己,也要为各自的宗族,还有与之有关系的群体争取机会才行。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陈宫他们,跟陆议、顾雍这些人是一样的,那都是曹昂选择的刀,为的是后续归中枢,去直面一些群体。

既然是刀,那就要牢牢握住才行。

作为执刀人,岂能被刀给拿捏住?

这不是倒反天罡吗?

所以他们在意的,必然是要在谯县曹氏核心监察下,只有这样,曹昂才能放心的去驱使他们。

等到江东的仗打完了,江东治下的很多人,特别是本土派,还有原属富春孙氏的投诚派,归降派,他们是要被曹昂抽调出江东的,要么前去荆州治下去,要么跟着曹昂一起归中枢,至于第三种选择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