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1章 山高路远,来日方长(1 / 2)

曲卓洗完手出来,冲挨训的小丫头递出个爱莫能助的眼神,走到厅里规规矩矩的喊了声“爸”。

老乔收敛起脑子里的杂念,满意的清了下嗓子,正眼看过去:“忙活完啦?”

听语气,曲卓猜到老丈人肯定从自家傻媳妇嘴里“套”出了不少东西。

含糊的说:“下午还得过去,确定下方案。就今天一天有点时间,明天开始就有的忙了。”

“嗯。”老乔起身,招呼:“开饭。”

奔餐桌走时催促:“赶紧吃,吃完了有点事问你……”

没啥正事。

饭后把曲卓喊进书房,关心了下他之前一段时间都在外面忙活什么了,又打听了下自贸区的事。最后说了下欧洲司几年计划中的几个项目,尤其是跟戴英相关的……

前面半段是铺垫,或者说满足好奇心,后半段才是重点。

明明是想请教,非摆出一副考校的语气。

没办法,配合着呗,谁让得叫人家一声“爸”呢,尽管开口时依旧很别扭……

等曲卓从书房出来时,乔小雨和小丫头已经撤了。

小丫头借口下午去师父家上课,乔小雨是惦记着回学校之前,再看两集上海滩……

两点多钟又到西花厅时,碰见了老熟人,北大建筑系的赵教授和他的大弟子吕栋梁。

计划之内,上午曲卓推荐的。

师徒俩从十号院到可园一路跟下来,对曲某人的那套“宜居”概念理解的最深。

尽管有些执拗的赵教授,至今都不大认同很多荒唐的想法。但甭管主动还是被动,确实意识到一些设计的可取之处。

尤其是生活区的划分,还有围绕着“便利”二字的动线设计,确实比老房子的格局先进……

聊了一个来小时,依托76年打的构造柱和圈梁,本着修旧如旧外加适当的内部改建,确定了大体方案后曲卓就不管了。

主要是具体的细节,赵教授不让他瞎掺和。

不掺和就不掺和,给崔同志打了个眼色,溜达的往外走……

崔同志不知道什么事,留后勤处孙处长继续跟孙教授师徒俩商量,跟着到了外面。

“说起来挺不好意思的,一直叫崔同志,都不知道你的名字。”曲卓溜达的走进中院东侧爆漆开裂,半边顶还有点耷拉的凉亭里,示意对面的长凳:“坐。”

“我叫崔德安。”崔德安面上笑呵呵的,心里有点画魂。纳闷:这小子啥情况,一副领导找下属谈话的做派?

“从修缮可园,到筹备婚礼,都多亏你了。一直没正式的道谢过,我的不是。”

“不要客气。你整日奔波,为国家做贡献。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

“我看你指挥调度可园工程时游刃有余,言谈间有很多专业词汇,应该受过相关的高等教育吧?”曲卓确实拿捏出了一副领导询问下属的姿态,但语气很随和。

崔德安稍作犹豫,说:“我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经济与组织专业。”

“哦,就说嘛。”曲卓恍然的点点头,继续问:“你在海子里…是负责?”

崔德安心里越发的画魂儿,默默权衡后,含糊的说:“主要负责一些不同部门间的协调工作。”

“老太太对你信任有加,你家长辈应该……?”

“都不在了。”崔德安面上放松,眼底已经流露出警惕。

“不要紧张。”曲卓压了压手:“不瞒你说,我现在遇到了些很为难的事。再有……需要可用的,可信的,具备专业素养的人手。”

崔德安眼底的警惕淡去一些,转为不解和疑问。心说:啥意思,你不会是想……?

“我知道,你是前途远大的。但……在我的认知里,机关里待一段时间,总要下去做一些实际性的工作。

所以呢,我先想征求下你的意见。如果你同意,我这里有一个能够很好的锻炼,对你的未来非常有益的工作……”

人所谓的成长,应该很大程度上是学会与自己,与世界妥协。

上午通过杨老爷子,曲卓才知道老太太为他承受了多少压力。因为拒绝了太多人,一定范围内对她的怨气非常大。

甚至,出现了很难听的话。

毕竟,“上等人”不一定代表了高素质。尤其是一些家属,成为“上等人”之前,别说眼界胸怀了,大字都不认识几个。

没有看不起谁的意思,客观事实。

即便在大院里生活多年,学会了一些规矩,也多了许多见识和认知,依旧改变不了成为“高尚人士”之前,早已塑成的三观。

话说的很恶毒,曲某人很愤怒……也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