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1章 他真的会!(2 / 2)

最起码这个问题代表的个人水平并不是仅仅只是涉猎,而是要精通。

钟东阳和何永华都忍不住看向陈阳,陈主任是真的会?

屈浩然更是难以置信,陈阳?

如果算上神经外科,陈阳会的已经太多太多了。

“目前困境,根源在于肿瘤性质坚韧,血供丰富,且粘连紧密。强行在现有层面分离,如同逆水行舟,事倍功半,风险极高。我建议,可以尝试改变一下分离的‘战术层面’和‘进攻顺序’。”

陈阳缓缓出声,声音清晰的通过对讲机传进了手术室。

“改变层面和顺序?”坂田正一也愣了一下,追问道,他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探究兴趣,而非质疑。

“是。”陈阳拿起指示光笔,虚拟地点在屏幕影像上肿瘤与蝶骨嵴附着的一处细微区域。

“目前分离主要聚焦在肿瘤与神经、血管的界面,这是阻力最大、风险最高的区域。可否尝试,转换思路,先从肿瘤的根基——也就是其在蝶骨嵴的附着处入手,利用超声骨刀或精细磨钻,进行‘肿瘤基底断血供’的预处理?”

“断血供?”观摩室内有人忍不住低呼出声。

这确实是个极其大胆的想法,在空间狭小、结构复杂的颅底中央区,直接在肿瘤基底动刀,风险同样巨大,一旦损伤邻近的重要结构,后果不堪设想。

陈阳似乎洞悉了众人的担忧,继续从容不迫地解释道:“对,精确打击其根基。在阻断其主要血供来源后,肿瘤内部的张力会有所降低,质地可能变得相对柔软,更利于后续分离。”

“而且,在分离肿瘤主体时,我认为不必强求一次性完整剥离。”

陈阳的语速并不快:“可以尝试采用‘分块切除、化整为零’的策略,先集中精力处理与重要血管粘连相对疏松的肿瘤部分,有效缩小肿瘤总体积,从而为最后处理与视神经、颈内动脉粘连最紧密的核心部分,创造出更宽敞、更清晰的视野和操作空间。”

“此外,”

陈阳补充了最关键的一点,也是保护功能的核心:“在分离与视神经粘连最紧密的那部分肿瘤时,可以适当降低双极电凝的功率,并辅以冷盐水持续冲洗,以最大程度减少热传导对视神经的不可逆损伤。”

“同时,要特别注意辨认并小心保护那些可能行走在肿瘤包膜上的、细小的视神经滋养血管,它们的保留对术后视力恢复至关重要……”

一番分析,高屋建瓴,条理清晰,策略明确且极具操作性。

不仅提出了全新的手术思路,基底断血供、分块切除,更指出了具体操作中关乎成败的关键细节,低功率电凝、保护滋养血管。

这番见解,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旁观者”或者“外行”的范畴,完全是一位经验丰富、深思熟虑的顶尖神经外科大师才能具备的战术思维和细节把控能力!

整个观摩室一时间落针可闻,所有的人都被陈阳镇住了。

陈阳不仅仅会,而且水平还如此的高。

这真的还是个人?

屈浩然嘴巴微张,看着陈阳是满脸的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