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闲谈宋朝,闲扯出一个产业(2 / 2)

官场智斗 鲍尔日 4536 字 3天前

萧厅长问:“这么久的事情了,作者是在扯淡吧。”

我说:“书中说,宋朝人爱花,是男的爱、女的爱,老的爱、少的爱,皇上爱,百姓爱。开始以为作者是扯淡,看到后面,作者引用了不少史料,我才觉得是真的。”

萧厅长问:“引用了什么史料?”

“苏轼喜欢头上戴鲜花,诗是这样写的——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这首诗就是写的——因为他头上戴着花,又喝了酒,一路上不断有人卷起珠帘看他。”

萧厅长笑道:“因为他是名人,换个另外的老头,头上戴花,就没人看了,这叫追星。”

我笑道:“应该是吧。人人都戴花的另一个例子是司马光不喜欢戴花。”

萧厅长说:“司马光和苏轼有矛盾。”

“对对对。但戴花是时代流行病,司马光就只好要家里人少戴,或者不戴。他说,让苏某人多戴花,你们不要学他,什么大江东去,浪淘尽……那些雄伟的词都是假的,他只喜欢花。”

听得萧厅长哈哈大笑。

突然。我来了灵感,问道:“你们那个林科所种花,种出来之后是拿来卖?”

他摇摇头:“一般不卖。主要是科研嘛,哪种花适合在什么地方种植,哪种树木有什么用途,主要是研究这个。都拿国家工资的人,他们的任务是科研。”

我了解清楚之后,说道:“劝张文杰种花木怎么样?”

“种花木?”

“是啊。蒙达下面县,一是山地荒坡荒土多,二是租金比较便宜。让他去租地,带领村民种花木。只要规模大就有发展前途。”

萧厅长来了兴趣:“你详细说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说:“一是本地可以消费,二是游客可以消费,三是向各地市、省城、甚至外省辐射。

现在城市对花木的需要量大。种花、种树苗、种草皮。让他去弄这个最好。

一是您可以名正言顺支持,林业厅是管这些工作的,派个技术员到我们蒙达,指导蒙达发展花木业。

二是我也可以名正言顺可以支持。不错钱给他,但在政策上可以支持他。

你支持一点,我支持一点,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搞好了还有功劳。”

萧厅长说:“先看他的态度,如果还是夸夸其谈,只想做大生意,就不和他谈。如果态度好。可以引导他。到时再说吧。”

这时,我的手机响了。

一看是张文杰的号码,我说:“快到了。”

他说:“我在外面等你们。”

不过五六分钟,车子就驶进了茶馆前坪。

下了车,我见到好久没见面的张文杰,现在变了。

如果是初次见面的人,别人一定认为他是个成功人士,穿得西装革履,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但我感觉这是强装派头。

有句俗话——真名士自风流。随便穿个什么衣服,他身上那股精气神,别人都能感受得到。现在,他穿得这么有模有范,反而让我觉得他是在强充好汉。

果然如此,他见了我们,快步走过来,先弯着腰和萧厅长握手。然后才和我握手。也许我曾经是他的部下,他的腰才没有弯得低。

三人一起走进107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