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决战常委会(七)(1 / 2)

“陈志伟同志的工作能力和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他的女儿与我的秘书之间的私人关系,并不影响我对他专业能力的判断”。

“再者,我们党的干部选拔任用,一直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任何个人情感都不应成为影响决策的因素”。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能以大局为重,客观看待这个问题”。

闻言,统战部长刘贵亮立即声援道:“李县长说的没错,俗话说‘举贤不避亲’嘛,更何况陈志伟同志跟李县长之间还没有亲戚关系呢”。

“我们应当秉持公心,唯才是举”。

王国庆见状,心中虽不悦,但也明白此时不宜再纠缠于此。

他轻咳一声,试图将话题引回正轨:“好了,关于陈志伟同志的提名,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

“除此之外,各位常委们还有没有其他人选?”。

会议室内的气氛因王国庆的这句话而略微缓和。

几位常委交换了一下眼神,似乎都在权衡各自心中的人选。

这时,组织部长陈正平同志缓缓开口道:“陈志伟同志在工作中的确表现出色,但就其资历而言,明显还是不足“。

“财政局长一职责任重大,不仅关乎全县的财政运行,更在正科级岗位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陈志伟同志目前仅为副科级干部,直接提拔至如此重要的正科级岗位,恐怕难以服众,也不利于干部队伍的团结与稳定”。

李达康闻言,微微颔首,似乎对陈正平的反对并不感到意外。

他也明白陈志伟最大的劣势就是资历不够,毕竟财政局长这个位置在全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正常别说陈志伟这样的副科了,就是老资历的正科,都不一定能坐的上。

不过李达康偏要把陈志伟扶上去,他就是要借此释放一个信号——跟我混,有前途。

于是李达康平静地说道:“陈部长说得有道理,资历确实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但有时候,能力比资历更重要”。

“再者说,我们党的干部政策历来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只要有能力、有干劲、有担当,就应该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如果因为资历问题而埋没了人才,那才是我们工作的失职”。

王国庆看着李达康,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他明白,李达康这是在为陈志伟的提拔做最后的努力。

而自己,也必须在这个问题上表明态度了。

“嗯,李县长说得也有道理”,王国庆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

“资历固然重要,但能力和成绩同样不可忽视”。

“既然大家没有其他人选,那我提一个吧,天河镇的党委书记苏庆良同志,我认为是个合适的人选”。

王国庆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似乎在观察李达康的反应。

只见李达康面色平静,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思索。

“苏庆良同志曾经担任过县财政局的副局长,对财政规划和资金管理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王国庆同志有理有据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又先后担任了镇长和镇党委书记等职务,资历深厚,能力出众“。

“我相信他能够胜任财政局长一职,为全县的财政工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