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摸底(2 / 2)

“其中能维持正常经营的只有6家,其余都不同程度存在困难..."。

"具体点",李达康打断他。

"有多少家发不出工资?多少家只能发基本工资?端午节能发福利的有几家?"。

章林生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这些数据他其实清楚,但从未有领导问得这么细。

他慌忙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磨破边的笔记本,手指有些发抖地翻找着。

"不、不完全统计,有9家企业拖欠工资,最长的搪瓷厂已经拖欠三个月;15家只能发基本工资;至于端午福利..."。

章林生咽了口唾沫,"恐怕只有那6家效益好的企业能发"。

说完这话,章林生心里一沉。

李达康沉默片刻,突然问道:"章主任,你觉得工人们最需要什么?"。

章林生愣住了。

这问题太简单,又太难回答。他犹豫着说:"当然是...按时发工资..."。

"不"。

李达康站起身,走到窗前。

"是希望"。

他转过身,阳光在身后勾勒出一道金边:"当工人看不到希望时,再小的矛盾也会激化”。

“而节日福利,就是最直接的希望——让工人知道,组织没有忘记他们"。

章林生感觉胸口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

他想起去年春节前,自己跟着前任县长去搪瓷厂"送温暖",就拎了五桶油十袋米,拍了照就走。

工人们眼中的失望,他至今难忘。

"县长,您的意思是..."。

李达康回到座位,抽出一张纸快速写着什么:"我要你明天中午前,统计出全县国企在岗和退休职工准确人数,按困难程度分类”。

“特别是那些发不出工资的企业,要保证一个都不能漏"。

章林生刚想问为什么,李达康已经将纸条推了过来:"县财政再困难,端午福利必须保障”。

“按每人30元标准,统一采购米面油"。

章林生瞪大眼睛。

30元!

往年一些效益好的企业也不过发10元的福利。

他快速心算:一万多人就是三十多万!这对已经捉襟见肘的县财政而言,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县长,这...这笔钱..."。

"钱的事我来解决",李达康目光如炬。

"你只管把名单搞准确,记住,必须直接发到工人手上,绝不允许任何单位截留!"。

章林生突然明白了什么,眼眶有些发热。

章林生是从最底层的工人一步步干起来的,当上厂长之后,因为表现突出,被调入县企业办担任副主任,继而又当上主任。

因此他对工人的感情特别深厚,可面对大环境趋势下,国有企业的日渐式微,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还是那句话,在这个时代,懂经济的干部实在是太少了。

此刻章林生明白,眼前这位县长不是在作秀,是真心要为工人办实事。

他站起身,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县长放心,我今晚就是不睡觉也要把名单搞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