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借题发挥(1 / 2)

与光鲜亮丽的江边大道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楼房外墙斑驳,楼道里堆满杂物。

几个衣衫陈旧的孩子在空地上追逐打闹,看到车队驶来,纷纷停下好奇张望。

慰问地点设在厂区的小会议室。

五名"困难职工代表"早已等候多时,看到领导们进来,拘谨地站起身。

毛建行亲切地与每位代表握手,询问生活情况。

前四位代表都按照剧本说着感谢政府关怀的话,却不想轮到最后一位时,意外发生了。

那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穿着洗得发白的工作服,一握住毛建行的手就红了眼眶:"领导,我...我们实在撑不下去了啊!"。

他突然哽咽,声音颤抖。

"厂里已经四个月没发工资了,孩子学费都是借的...我..."。

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毛建行的笑容僵在脸上。

李达康目光如电,迅速扫过在场几位"代表"。

他注意到,真正老机械厂的工人都在往后缩,而发言的这位"代表"指甲干净整齐,虎口没有老茧,根本不像一线工人。

"怎么回事?"。

毛建行声音陡然提高,转向王国庆。

"国庆同志,连国企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都做不到?这就是你们关安县的工作水平?"。

王国庆反应极快,立刻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毛书记批评得对,这件事我有责任..."。

"先别急着检讨!"。

毛建行挥手打断,目光锐利地扫视在场的关安县领导。

"这项工作是谁具体负责的?"。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不自觉地飘向李达康。

王国庆叹了口气,语气沉重:"目前县里的国企改制工作,是由县长李达康同志牵头负责的"。

毛建行这才将目光转向李达康,眼神中的温度骤降:"达康同志,解释一下?"。

李达康心里冷笑,他太清楚这场戏的套路了。

王国庆故意选择机械厂这个改制最困难的点,又提前安排好了一位"演员"。

而毛建行,不过是借题发挥罢了。

"毛书记",李达康声音平稳。

"机械厂的情况确实比较特殊,我们正在推进改制方案,但涉及到六百多名职工安置和两百万的银行债务问题,需要慎重..."。

"特殊?",毛建行冷笑一声,打断李达康的解释。

"工人们连饭都吃不上,这就是你们的慎重?”。

“全国那么多国企都在改制,怎么偏偏你们关安就改不动?"。

李达康暗自咬牙。

全国那么多国企发不出工资,又不是他们关安县独有的,这是历史遗留问题。

但此刻,他不能辩解。

毛建行要的不是解释,而是一个发泄不满的靶子。

"毛书记批评得对",李达康深吸一口气。

"是我工作没做好"。

"不是我没做好,是我们没做好"。

王国庆突然插话,一脸沉痛。

"作为县委书记,我负主要责任"。

毛建行脸色稍霁:"国庆同志有这个态度很好,但具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