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金饽饽(2 / 2)

……

肖士光站在窗前,望着祁同伟的车驶出县局大院,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

开发区派出所——这个全县公安系统最炙手可热的职位,马上就要空出来了。

他转身走回办公桌前,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报表。

这是去年各派出所的经费使用情况,开发区派出所的数字赫然是其他派出所的十倍有余。

肖士光的手指在数字上轻轻敲击,思绪飘回三个月前的场景:

那天他带队去开发区派出所检查工作,刚下车就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

崭新的三层办公楼,蓝白相间的外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门前停着四辆锃亮的警车,大院里十几辆警用摩托车整齐排列,车身上的警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午饭是在所里食堂吃的,四菜一汤的标准并不稀奇。

但除了一个时蔬之外,其他三个都是硬菜——红烧肉、清蒸鲈鱼、白切鸡。

连汤都是用料十足的排骨汤。

随行的其他县局领导啧啧称奇,这伙食标准,别说其他的乡镇派出所了,就是县局食堂都比不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饭后祁同伟带他们参观了健身房、阅览室、休息室,甚至还有个小型的室内射击场。

"这些都是开发区的企业赞助的。"

祁同伟说这话时语气平常,却让肖士光心里翻起惊涛骇浪。

肖士光放下报表,又翻开另一本册子——开发区派出所的人员编制表。

正式民警28人,辅警45人,联防队员30人。

要知道,县局的刑警大队才15个正式编制!

更不用说那些偏远乡镇派出所了,能有五六个正式民警就不错了,辅警和联防队员最多十几个,再多就养不起了。

最让人眼红的是待遇。

开发区派出所普通民警月收入能达到三四百,还不算各种补贴福利。

去年年终奖,最少的也拿了一千。

而县局这边,他这个局长月工资才两百出头。

这一切,都是李达康在兼任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时争取来的。

李达康深知随着开发区的发展,治安是重中之重。

所以他利用自己常务副县长的身份和人脉资源,给开发区派出所争取了充足的人员编制和经费保障。

开发区的企业老板们也乐于捐赠,毕竟良好的治安环境对他们也有利。

"叮铃铃——"。

电话铃声打断了肖士光的思绪。

"喂,老肖啊!"。

电话那头是市局周副局长爽朗的声音。

"听说开发区的小祁要调走了?"。

肖士光心里一紧,消息传得真快:"是,刚接到省厅调令。"

"我外甥陈明在你们县局治安大队干了三年了,你看..."。

周副局长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再明白不过。

陈明是安江县公安局治安大队的大队长,治安大队是县局第二重要的内设科室,仅次于刑警大队。

陈明这个治安大队长也是老资历的大队长了,早在五年前就挂上了副科级。

挂掉电话,肖士光苦笑一声。

这已经是今天第三个来打招呼的了。

市委组织部王副部长的侄子、市政法委徐副书记的老部下...

都在盯着这块肥肉。

他翻开抽屉最底层的一个笔记本,上面记着各种人情往来。

安江开发区派出所所长这个位置,运作好了能换来多少政治资源?

放下电话,肖士光走到窗前。

远处开发区的高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那里有全县最繁华的商业街,有纳税过千万的企业。

有...一个即将空缺的金饽饽职位。

办公桌上的电话再次响起,肖士光深吸一口气,走向那个即将被各路关系打爆的电话机。

他知道,从今天开始,他这个局长办公室,怕是要门庭若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