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边吃边聊,包间里的气氛愈发热烈。
林老板夹了一筷子清蒸鲈鱼,突然放下筷子,略显迟疑地问道:"李县长,还有个问题......那些下岗工人怎么安置?”。
“补偿金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这个问题像一块石头,瞬间让热闹的酒桌安静了几分。
其他几位老板也纷纷放下酒杯,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李达康。
李达康不慌不忙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各位放心,所有下岗职工的补偿金,由县政府统一支付。"
"真的?"。
周总眼睛一亮,但随即又露出怀疑的神色。
"李县长,这可不是小数目啊。”
“光是棉纺厂,如果要精简三分之一的人手,补偿金就得......"。
"至少五十万。"
李达康直接接过话头,语气坚定。
"县财政虽然紧张,但这笔钱已经准备好了。"
王总忍不住追问:"那其他厂呢?机械厂、食品厂......"。
"全部由县财政承担。"
李达康斩钉截铁地说道:"改革方案里已经做了专项预算。"
曹勇适时地举起酒杯:"康哥做事向来靠谱,他说到做到。”
“来,为咱们的合作干一杯!"。
"等等"。
林老板还是有些顾虑:"李县长,不是我不相信您,只是......这笔钱县里真的拿得出来?"。
李达康微微一笑,转头对刘学斌使了个眼色。
刘学斌立即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递了过来。
"这是县财政局的专项拨款文件,已经盖了章。"
李达康将文件摊开在转盘上。
"各位可以看看。"
几位老板凑上前,只见文件上清清楚楚地列着"国企改革职工安置专项资金"的字样,金额栏赫然写着"肆仟万元整"。
鲜红的县政府公章和财政局公章格外醒目。
"好!"。
周总一拍桌子。
“有这个,我就放心了!"。
王总也长舒一口气:"有政府兜底,我们投资起来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林老板终于露出笑容:"李县长果然有魄力!来,我敬您一杯!"。
酒杯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李达康一饮而尽,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夜深了,考察团回到宾馆休息。
李达康站在窗前,望着县城的万家灯火,长舒一口气。
他知道,今天的考察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但至少,改革的列车已经启动,再难也要走下去。
……
接下来的几天,关安县城格外热闹。
十几辆省城牌照的豪车穿梭于县城各处,引得路人频频侧目。
清晨,县政府会议室里,李达康正在布置工作:"史副县长,今天你带周总他们去看看县里的建材市场”。
“何副县长,你陪林老板考察下农产品加工项目”。
“刘局长,你负责......"。
正说着,曹勇推门而入:"康哥,有几个老板对国企不感兴趣,想在关安转转,看看有没有其他投资机会。"
李达康会意,转头对招商局局长说:"金局长,你亲自带几位老板去开发区转转,把咱们县的招商政策详细介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