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了高仙芝的身份之后,李瑛喜出望外,随即命人设宴款待他与封常清。
“哈哈……朕刚与哥舒翰会师不过数日,想不到高卿也率部抵达了达木城,此乃天佑大唐,灭亡吐蕃就在这个秋天!”
在筵席上,李瑛举杯接受满座文武的敬酒,立下豪言壮语。
“陛下文韬武略,空前绝后,此皆陛下之功!”
众人一起歌颂大唐天子的丰功伟绩。
李瑛又向高仙芝询问了讨伐大小勃律的战况,得知唐军不畏生死,翻山越岭,以阵亡五千人的代价相继攻灭了大小勃律国,并在这两个国家任命了亲近大唐的官员掌权。
大小勃律本来是一个国家,也是大唐的藩属国,只是后来被吐蕃占领后分裂成为了两个国家,因为更靠近吐蕃,所以从武则天时期便成了吐蕃的藩属国,被高仙芝灭亡后,也是大小勃律时隔五十年之后再次臣服于大唐。
在筵席上经过一番商议,李瑛决定在这片区域设置勃律都督府,等灭亡了吐蕃之后由封常清担任勃律都督,统率两万唐军管理这片地方。
从前因为吐蕃的存在,导致大唐对勃律国的影响力被大幅削弱,但如果吐蕃被大唐灭亡了,那么大小勃律就只能像西域诸国那样老老实实的臣服在大唐的统治之下。
根据高仙芝的禀报,他所统率的安西军距离达木城还有一百五十多里,稍稍加把劲,就能撵上大部队的脚步,到时候攻打逻些城的唐军将会增加一支生力军。
酒宴结束,高仙芝与封常清辞别李瑛,快马加鞭返回军中,督促麾下人马追赶主力大军的脚步。
李瑛留下李光进率领一万人驻守达木城,保障唐军的粮草供应及退路,随后率领骑兵朝着逻些城进发。
时值中秋,天高云淡,远处是连绵的皑皑雪山,头顶是蔚蓝的苍穹,凉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
前方有快马来报:“启奏陛下,我军前锋已经逼近逻些城两百里。”
“好啊,让将士们加把劲,我们在布达拉宫痛饮庆功酒!”
李瑛在一帮文官的簇拥下豪情勃发,忍不住想要学曹孟德来一首《观沧海》那样的大作,可惜酝酿了半天觉得拿不出门来,只得作罢。
这次征讨吐蕃,大唐可谓动用了半个国力,累计出动了超过五十万的人马,调派了李光弼、哥舒翰、仆固怀恩、高仙芝、田神玉、辛云京、封常清、李钦、李抱玉、李楷洛、高秀岩、张守瑜、来曜、马璘等一大批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武将征讨,吐蕃遭遇灭国之灾,说起来也不算冤枉……
逻些城,布达拉宫。
年近五旬的尺带丹朱依旧如同往常一般举行着每天一次的会议,这一习惯也是吐蕃人从大唐那里学来的。
六旬出头的吐蕃大论东则布侃侃而谈:“今天已经是八月十八,随着进入冬季,高原上的天气将会逐渐寒冷,昼夜温差增大,到时候就是我们反攻唐军,杀他个丢盔弃甲之时!”
听了东则布的豪言壮语,大殿内的吐蕃官员发出一阵欢声笑语,庆贺即将到来的胜利。
“哈哈……咱们吐蕃有高原神灵的庇佑,岂是他们唐人可以征服的?在这个冬天是时候让唐军滚回家了!”
“回家?他们还想回家吗?全部留下来做奴隶!”
“哈哈……将军说的是,一下子多了二十万汉人奴隶,想必会是一种美妙的滋味!”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心急火燎的来到大殿门口求见,并获得了尺带丹朱的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