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心善未必有善报(2 / 2)

乡野小春医 青椒糊涂 3622 字 3个月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路’的道理,你又不是为了你自己,凭啥出了事儿要赖你?萧老师,是不是村里哪个黑了心的背后碎嘴了?你别放在心上,告诉我,看老头子不割了他的舌头!”

萧晋笑笑,说:“您别多心,是我自己这么想的,没人说我坏话。”

梁庆有唏嘘的叹了口气,拍拍他的肩膀,说:“萧老师,你是个真正的好人!村民们眼皮子浅,他们只知道你能让他们挣钱,根本就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但是,我知道!梁氏的列祖列宗知道!”

“老族长你言重了,我其实就是为了沛芹姐而已,没您想的那么高尚。另外,这么做到底是对是错,我还有些迷茫。

毕竟,城市生活便利,贫困人口向富裕地区迁移也是咱们国家目前的常态,在大城市,他们和他们后代的选择也会更多,说到底,在人的物质需求大于精神需求的时候,强行将他们留在山村田园,即便富裕了,也可能并不是什么好事。”

梁庆有闻言沉思片刻,说:“我没啥文化,不懂什么物质和精神之类的东西,但有一点我很清楚:人活着,吃饭虽然重要,但根更重要!做人不能忘本,不能忘了祖先,城市生活再好,那也是背井离乡、寄人篱下,那不是家,人离了家,就活不成了。”

这话听上去似乎有些愚昧,但在萧晋看来,却是话糙理不糙。自古以来,孝道都是华夏的治国之本,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有家,才有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

家是人的根系所在,说是人生最重要,一点都不为过。也正是因为此,每当华夏民族受到外来的欺辱时,人们才能拧成一股绳,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而舍生忘死。

一个对故土都没有眷恋的人,指望他会爱国?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不过,有道理的事情,有时候看上去会特别的没道理。现如今,全国有超过半数的人背井离乡,这么多年大发展的GDP也是靠着那些“寄人篱下”的廉价劳动力来完成的,大环境如此,在贫穷和富裕的选择面前,你跟人谈故土情怀,很可能会被扇耳光。

还是那句话,即便萧晋再怎么殚精竭虑的为囚龙村的村民谋福祉,未来所收获的都可能是滔天的怨气。

像梁庆有这样还保持着一颗传统之心的人能有几个?他都这么大年纪了,又能支持萧晋几年?等他离开人世,后继者会不会把他当成囚龙村的罪人?

这些都说不定。

离开老族长家不久,萧晋接到了梁翠翠的电话,女孩儿一开口就带着哭腔。

“哥哥,我爹他怎么样了?”

“没事,哥哥已经替他医治过了,”萧晋柔声说,“别的你不相信,哥的医术你还没信心么?所以,把心乖乖的放回肚子里吧!”

有了他这句话,女孩儿的情绪顿时安定不少,吸吸鼻子,说:“哥,我……我想今天就回去……”

“不行!”萧晋否决道,“天都这么晚了,没有长途车,你怎么回来?深更半夜的,又怎么走山路?”

梁翠翠不说话了,手机听筒里只剩下抽泣和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