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请虞大小姐替本王查件事?(2 / 2)

折金钗 叶阳岚 6690 字 21小时前

庄林知她最关心什么,也跟着一急:“常老太医不会有什么闪失吧?”

“正常来说,不会。”

皇帝和长公主都不是弑杀的人,皇帝本就年老体迈,常年服药了,突然受刺激加重病情,不至于迁怒到常太医身上。

“长公主殿下在宫中坐镇,一时半刻,宫里起码不至于会乱。”虞瑾脑中思绪飞转,忖道:“但是长公主在这个节骨眼留宿宫中,谁都不是傻子,那几座王府很快得到消息,也会有所猜测。”

虞瑾起身,匆匆往外走:“你等我会儿,我跟你一同去一趟宣府。”

事关朝局,她就不能等着庄林来回传话了,必须当面和宣睦商量。

虞瑾来去匆匆,回暄风斋借了白绛的一身衣裳,换了个装束,又戴上幕篱出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庄林昨夜过来,为尽量掩人耳目,直接徒步穿街过巷,又靠着轻功翻了几个墙头借路。

虞瑾叫马房套了一辆布篷马车,庄林驾车,两人依旧低调出行。

皇城昨日午后就关了城门,街上却未禁止行人出入,只消息传开,除非必须出来谋生买卖粮食这些必需品的,百姓都自觉闭门不出。

街上人不多,士兵沿街巡逻,遇到形迹可疑之人便揪住查问一番。

虞瑾坐在马车里,挑开窗帘的一个缝隙往外看,心情沉重。

只是一个皇子和一个皇孙遇刺,京城里就风声鹤唳,回头若真因为争抢皇位乱起来……

她甚至不敢去想,这京城之内会不会也被杀得血流成河,成为人间炼狱。

前世,是赵王父子一脉猝不及防被杀绝,皇帝为了稳定大局,果断选择传位楚王,而陈王直接没争,所以皇权过度虽然不尽人意,却没闹出实质性的内乱。

宣睦人在书房,庄林打听清楚,直接请了虞瑾过去。

“嗯?”瞧见她来,宣睦十分意外,连忙起身自案后绕出来:“怎么?”

他立刻有所猜测:“是常太医不曾归家?你若是不放心,我托人打探一下内宫的消息。”

“我舅公只要陪在陛下身边,就应该无碍。”虞瑾拉住他袖子,张了张嘴,却一时有些迟疑犹豫。

宣睦道:“你有什么想法,直说就是。”

虞瑾抿了抿唇,终于直视他的目光:“陛下若是一病不起……赵王和楚王父子,最好都给他陪葬!”

她一个内宅女子,掺合这样的事,还张嘴要的就是当朝最有权势的两位王爷性命……

虞瑾自己都觉得荒唐。

她说:“楚王父子若是得势,我怕他报复我们,这是其一,更主要的是……这两个人都是私心用甚,蝇营狗苟的龌龊小人。大胤的江山,交到他们其中任何一个手上,都不会有好下场。我知道,陈王一直远离权力中心,看上去胸无大志,也不适合掌握这天下,可至少,他比那两位更有人性也更有底线。”

她说:“宣睦,为了我们自己,也为大胤皇朝这刚刚开辟出来的大好局面,这次如果局势真发展到最坏……我们竭力,拼一把!”

虞瑾不算是个有野心的人,但她多多少少是有些良心的。

若她只是个文臣的女儿,手无缚鸡之力,她会心安理得的苟着,偏偏……

赵青和虞常山手里的兵权,就是他们的底气!

宣睦知道她不吃亏的性子,楚王府几次三番那么算计她家里,她会睚眦必报,惦记上楚王父子的性命都不奇怪。

然而,她想替这大胤皇朝决定下一任主人……

仔细想想,似乎也不奇怪。

毕竟,她是早在半年前就未雨绸缪,为虞常山屯粮养兵的人。

她的远见和胸怀,本就不拘泥于内宅的方寸之地。

他看着她,几乎不假思索点头:“我已经连夜派人去了青州,宜嘉公主现在还不肯放弃赵王没关系,看她昨日的疯癫举动,在她心中孩子的分量还是重于赵王的,我们只要拿到秦涯在手,不怕她不松口。”

“只要她当众认了她和赵王的奸情,赵王就败了。”

“届时,她与楚王的奸情也可一并扯出……”

他说:“最好还是把这些事都做在明面上,他二人私德不修,受千夫所指,不配为君。”

刺杀,留下的隐患太多,即使再如何隐藏,只要动手,多少都会留下痕迹。

他们犯不着,为了两个渣滓去做那千古罪人。

至于说丑事揭露出来,皇室丢人?

不破不立,那是他们应得的!

皇帝没能约束好子女,他这脸丢得也不冤。

虞瑾深以为然,两人对视,她默契颔首:“宜嘉公主已经被连夜送进宫里保护起来了,这里离青州最快来回也就七八天路程,但愿陛下那里能多撑一撑!”

至于说对秦涯下手?她更不觉得怎样,就算他只有十岁,可若赵王得逞,他就是既得利益者。赵王败了,他跟着祭天,天经地义!

庄林:???

不是,你俩还真就一拍即合啊?下一任皇帝,就这么定……定了?

? ?二更。

? 郡王爷:啊啊啊,庄林,你不要再按头叫我磕cp了,我特么真的有正事要说!

? 庄林:你是不是想撬我家少帅墙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