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章 高风险资金来源(2 / 2)

所谓的攻心,从来不是靠言语,而是靠足以压垮一切的铁证。

当第一个人(汪哲)的心理防线崩溃后,多米诺骨排便应声倒下。

审讯工作,从之前的对峙,进入了“相互竞赛”的阶段。为了争取立功表现,几名嫌疑人开始争先恐后地交代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唯恐说得比别人慢,比别人少。

整整一周,专案组几乎是连轴转。李佳带着财务组,根据他们的口供,不断完善资金流向图;林纾和其他审讯专家,则负责深挖每一个细节,将碎片化的信息,拼凑成一幅完整的犯罪全景图。

终于,在第七天的深夜,当最后一份审讯笔录完成签字画押后,案件的真相,如同一头潜伏在深海多年的巨兽,终于将它狰狞而庞大的身躯,完整地呈现在了众人面前。

这,是一个已经秘密运作了近十年的庞大犯罪网络。

核心,正是孙宏富。

他就像一个高超的“剧本设计师”,利用自己国际贸易商的身份作为掩护,设计出一套套看似天衣无缝的“剧本”。

比如,他会和境外的“君临会”成员签订一份价值千万的虚构贸易合同,购买一批根本不存在的“高精尖设备”。

然后,剧本的第一幕就交给了刘铭。刘铭利用职务之便,为这个虚假项目披上“政府重点扶持”的合法外衣,使其能够顺利立项。

第二幕,则是汪哲登场。他利用自己在银行的权限,将这笔千万巨款“合规”地汇往境外。

第三幕,当资金需要在境内外“无痕”流动时,陈立新就会出马。他会安排一艘远洋货轮,用一船不值钱的铁矿石,伪造出“货物”的进出口记录,让资金的流动在物流层面也形成闭环。

通过这种“贸易空转”的模式,大量的黑钱被成功洗白,并悄无声息地转移到了境外,成为了“君临会”在全球进行各种非法活动的资金来源。

而孙宏富,以及汪哲、陈立新、刘铭这些人,则在这个过程中,如同贪婪的蛀虫,不断攫取着惊人的利益。孙宏富负责总协调和境外联络,是这条罪恶链条上当之无愧的“大脑”和“枢纽”。

抓捕和审讯的狂风暴雨过后,专案组迎来了最为枯燥,也最为关键的收尾阶段——整理归档。

临时征用的会议室,曾经是专案组的“作战指挥中心”,墙上还残留着案情分析图的胶带印记。而此刻,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由纸张和文件夹构成的“迷宫”。堆积如山的案卷,从地面一直摞到几乎与人同高,空气中弥漫着纸张、油墨和尘埃混合的独特气味。

这,就是那张名为“君临会”的罪恶之网,被撕碎后的残骸。而林纾和李佳的任务,就是将这些残骸, painstakingly地拼接、梳理、固定,最终锻造成一副无懈可击的、名为“正义”的法律枷锁。

这项工作,远比外人想象的要艰难。它没有枪林弹雨的惊险,没有斗智斗勇的刺激,只有无尽的、近乎机械的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