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 成了他的“战壕”(1 / 2)

却非要贷款买一台只在五星级酒店后厨才会出现的顶级烤箱。这其中的荒谬和不合逻辑,已经不言自明。

目的绝不是为了生产,而是为了套取这台昂贵设备所能带来的,那笔数额同样可观的最高额度补贴。

“那个说话躲闪的合作社负责人……”

林纾的思绪,最终停留在了李大壮那张油滑而又紧张的脸上。

他的谎言是如此拙劣,他编造出的那个“王二麻子”是如此的经不起推敲。这个人,就像一个浮在水面上的葫芦,你只要轻轻一按,就能牵扯出水面下那一大串盘根错节的藤蔓。

所有的线索,所有的疑点,都像百川归海一般,最终指向了一个清晰的结论——在农机补贴的发放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被人为利用、甚至可能是内外勾结制造出来的巨大漏洞。

他首先拿起了办公桌上那部红色的内部电话,拨通了技术科的号码,声音沉稳而清晰:“小张,帮我查一下,国内几家主要农机生产厂家的法务部或大客户销售部的联系方式,对,就是‘东方红’、‘五征’那几家,要最直接的联系人。另外,那家申请进口联合收割机的合作社,查一下设备品牌‘凯斯’在华北区的总代理。”

电话那头立刻传来了干脆的应答。在等待回音的间隙,林纾已经起草好了一份措辞严谨的《协助调查函》,只待填上具体的联系人信息,盖上支队的公章,便能以最快的速度传真过去。

上午九点,他拿到了所有联系方式。他没有让年轻的警员代劳,而是亲自拨通了第一个电话——打给“东方红”拖拉机生产厂家的销售记录中心。

电话接通后,是一段冗长的音乐和语音提示。林纾耐心地等待着,指尖在桌面上无声地画着圈。他清楚,与这些大型企业打交道,繁琐的流程是第一道关卡。

“您好,这里是第一拖拉机制造厂销售中心,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一个略带口音,彬彬有礼的男声响起。

“你好,我是京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林纾。”林纾报上了自己的身份和警号,语气不疾不徐,“我们正在协查一个案件,需要贵公司协助核实几台特定型号拖拉机的销售记录,这是我们的《协助调查函》传真件编号……”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他几乎是在重复同样的工作。向对方的法务部门确认流程,解释案情(在保密原则的范围内),提供卷宗里那几台可疑设备的型号和申报的购置日期。对方的态度都很配合,但回复也大同小异——核查需要时间,数据需要从庞大的销售网络中调取,最早也得下午才能有初步结果。

挂断最后一通电话,林纾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网已经撒下去了,现在需要的就是等待。但他从不是一个会干等的人。他拿起椅背上的外套,对正在埋头整理资料的李佳说了一句:“走,去银行。”

银行对公业务的VIP室里,空调的冷风安静地吹拂着。与外面大堂的喧闹不同,这里只有打印机偶尔发出的“沙沙”声。林纾将盖着鲜红印章的《调取证据通知书》和自己的证件,一同递给了对面的银行客户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