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同步调查(1 / 2)

做完这一切,他仿佛能想象到纪委的同志在看到这份材料时,眉毛紧锁的表情。证据,已经自己开口说话了。

紧接着,是关于土地转包的骗补问题。如果说农机案是“无中生有”,那么土地案则是“指鹿为马”。为了将这个问题说得最透彻,林纾花了一个通宵,制作了一份精密的对照表。

表格的标题是《西郊村等三村合作社土地备案面积与农户实际承包面积对比分析表》。

表格分为五列:

第一列:“合作社备案合同号”

第二列:“备案流转面积(亩)”

第三列:“实际耕种农户及原始合同”

第四列:“农户实际承包面积(亩)”

第五列:“虚报面积(亩)”

他将李大壮合作社那份印刷精美的合同号填入第一列,后面跟着一个刺眼的数字“1200亩”。而在第三列,他则并排列出了老王等十几户村民的名字,并将他们那十几份皱巴巴的原始合同复印件作为子附件附上。第四列,是这些农户合同上真实面积的总和:“485亩”。

最后一列,“虚报面积”,林纾敲下了一个鲜红的、加粗的数字:“715亩”。

仅仅一张表格,一个数字,就将李大壮等人空手套白狼的罪行揭露得体无完肤。他甚至不需要再多写一个字的分析,因为这张“ dagger cast in data”(数据铸成的匕首),已经死死地刺中了案件的要害。

在报告的最后一部分,林纾的笔锋一转,从对犯罪事实的陈述,转向了对监管漏洞的剖析。他将那些审批文件上审核人的签名放大,清晰地附在报告里。

他没有直接下结论说这些人同流合污,而是用一种更加客观、也更加致命的方式提问:

“……上述申报材料中存在的明显逻辑矛盾与事实谬误(如农机型号与地形不匹配、合同伪造痕迹明显等),为何能在乡镇两级审核中畅通无阻?

建议上级部门在彻查经济犯罪的同时,对相关审核环节是否存在严重的失职、渎职,乃至职务犯罪行为,进行同步调查。”

将报告加密发送出去的那一刻,林纾感觉到身体里那根紧绷了十几天的弦,终于“嗡”的一声松了下来。随之而来的,不是轻松,而是一种被掏空般的巨大疲惫。他没有合眼,只是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看着晨光将窗户染成一片灰白,再到灿烂的金黄。他知道,他已经做完了他能做的一切,剩下的,便是等待。

这一等,就是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