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自断后路(1 / 2)

十国风华 洱月 3205 字 1天前

“你怕?”

刘仁赡终于开口,声音里满是失望与愤怒,他猛地一拍案几,案上的陶碗都被震得跳了起来:“我刘仁赡守寿春十个月,宁愿自己啃树皮、喝稀粥,也没让士兵苛待百姓分毫!我教你忠君爱国,教你宁死不降,你却在这时候想着逃?你对得起南唐的百姓,对得起陛下的托付,对得起我这个父亲吗!”

“爹……”他还想要求情,声音却卡在喉咙里。

就在众人以为会从轻发落时,刘仁赡突然收回手,猛地后退一步,目光扫过在场的百户长与边镐,声音冷得像寿春冬日的寒冰,没有一丝波澜:“来人啊!将刘崇谏推出去,斩首示众!”

“将军!不可啊!”

边镐猛地回过神,连忙上前劝阻道:“少将军虽有错,可他毕竟是您的亲儿子,又是一时糊涂!如今正是守城的关键时刻,斩了他,不如……不如戴罪立功,如何?”

两名百户长也愣在原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迟迟没有动手——谁都知道刘仁赡疼爱这个小儿子,此刻竟要亲手斩了他,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刘崇谏更是吓得面无人色,挣扎着想要挣脱绳索,哭喊着:“爹!我错了!我再也不敢逃了!求您饶我一命!求您了!”

刘仁赡却闭紧了眼睛,再睁开时,眼中只剩下铁石心肠,他对着百户长厉声道:“愣着干什么!军法如山,难道要我亲自动手吗?他是我儿子,更是南唐的将士,临阵脱逃,按律当斩!今日斩了他,是让所有人都知道,在寿春,无论是谁,都不能坏了守城的规矩!”

“喏!”

百户长不敢再迟疑,上前架起瘫软的刘崇谏,朝着门外拖去。刘崇谏的哭喊声越来越远,最终被府外的风声淹没。

刘仁赡僵立在原地,背对着众人,肩膀微微颤抖,却始终没有回头。边镐看着他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老将军这一刀,斩的是儿子,更是自己的心头肉,可为了寿春的军心,为了南唐的忠义,他别无选择。

议事厅内再次陷入死寂,只有烛火跳动的声音,映着刘仁赡孤单而决绝的身影,为这座困守的城池,添了几分悲壮与沉重。

……

李重进的中军帐内,两份密函平铺在案上,烛火的光映着纸上的墨字,也映着他沉凝的神色。左侧军报写着“紫金山前锋寨已破,杨骏率军占据寨垒,南唐残部退守紫金山大营”,右侧则是“寿春城内,刘仁赡斩子刘崇谏于城头,示众三日以明军法”——两条消息一前一后送到,像两块石头,重重压在他心头。

他拿起两份密函,反复看了几遍,最终放下纸张,靠在椅背上,长长叹了一口气,声音里满是复杂的感慨:“看来,这刘仁赡是要自断后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