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符录玄宝诀(1 / 2)

归属于灵霄一脉的区域有着八个书架,上面堆砌满了玉简,以五行灵根以及异灵根进行大致区分,很好地供以弟子选择。

林修远首先走到了以水属性功法为主的书架前,慢慢挑选起来。

他虽是五行灵根,不过也有强弱之分,其中水属性和火属性的灵根较为强大一些,虽说火属性功法修成的法力,具有更强的破坏力,对于修士的战力有显着的提升以及增幅。

但他是符师,水灵气具有灵活、千变万化的特性,非常适合符师。且相对浑厚和澎湃,仅比土属性的功法差一筹,可以比拟木系功法。所以当初他选择水泽周天功修行,就是因为这一点。

既然修炼的灵职为符师,那么自然也是优先选择水属性的功法。

林修远的根基不算好,毕竟散修出身,没有得到一个好的栽培以及修炼环境,体内经络主脉相对普通,且灵根差,当下也就不能选择过于玄妙、道法过于复杂的功法。

否则在催动法决、日常修行需要运转法力流动多重经络的情况下,无疑会消耗他更多的心神,拖慢修行速度以及施法过程。

只能是接下来的日子里,去慢慢改善根基差的这一点。

种种考量之下,不断缩短选择范围。

林修远一个个玉简拿起又放下,不断查看起来。

天心诀、水波功、灵妙元诀……

其中既有上限高,也有止步于金丹期的功法,前者较为均衡,在每个境界都能保持在一个勉强触及顶尖之列的战力。后者则更为强横,但限制于金丹期,其上记载的道法秘术威能极其不俗,根据描述,在筑基期,甚至是金丹期都可以越级而战,极其犀利。

毕竟到了金丹期那般高级境界,想要越级而战极为不易,可见这般极端功法的强横。

但此类功法上限也就止步于此了,后续需要转修功法才能突破元婴期。

这也让林修远心动不已,毕竟他杂灵根,想要突破元婴期的希望和几率很低,修炼此类功法的话,能让他有更多的把握去争夺突破元婴期的灵物,

但换个角度一想,他有紫符之妙,资源是不缺的,进度能比拟天才之流,没必要进一步地增加难度,万一在大限前还未转修功法成功,即使夺了大把机缘,也没地方用。

最终,林修远左思右想之下,还是寻了个中规中矩的第二类功法,符录玄宝诀,是根据灵霄真经演变而来。

能够修炼到第二个大层次圆满,是一本出窍期的功法,只不过到了最后一层功法还要修回灵霄真经,但同脉同宗,依托真经演化而来,省略了大量的转修过程,没有那么费力费时。

当下虽然没有那些极端功法的威能强大,但也就是在元婴期之前。日后进入灵霄一脉,修行妙法秘术,论威能也仅差一筹,胜在上限高,能一路修持至飞升灵界,走向星河界域之中!

这本符录玄宝诀,论威能在第二类功法当中平平无奇,故而没有那么多的玄妙之处,但比较适合林修远这般根基修行。

而毕竟同是上乘功法,修出的法力浑厚澎湃,且发挥出水属性灵气的千变万化、灵活之特点,于制符上、以及催动符箓的掌控之间有着极大优势。

虽以法力对比,斗法之间只是寻常,不过这本功法的强悍之处,主要是能在金丹期的时候,炼制出的法宝,极具玄妙,都是上乘法宝之列,变相地比拟那些极端功法。

其上记载着三种法宝炼制方法,有剑形法宝,有宝鼎类的法宝,有令牌状的法宝,各具妙用,威能强横。

于金丹期以上的境界,法宝是修士的最主要战力组成,极为的重要,而且到了出窍期,修回灵霄真经,也就弥补了法力寻常的缺陷,令法力达到顶尖的强横程度。

虽当下只比中低层修士厉害些,而比之上层修士就较为平庸,无法脱颖而出,就典型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未来潜力更大。

综合考虑之下,这般符录玄宝诀无疑是最为适合他的。

林修远心中主意一定,没有犹豫,立马拿起这本玉简前去拓印。

没多久,林修远便走出了藏经阁,直接御剑离开中霄山,去往云霄宗深处,来到了一小片山脉,虽说小,但只是相当于整座云梦山脉的地界而言。

这座小山脉,长近数百里,有九座高高耸起的山峰,故而以此得名,九霄山!

大概有着近万余名的弟子于此修炼,除却大量内门弟子外,有千余数的筑基期修士,这是还未进入四脉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