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藩王集体施压,朱棣的惊险时刻(2 / 2)

汉朝的诸侯国,掌管行政权的“国相”和掌管军权的“国尉”都是由朝廷任命的。

这两位高官,一旦发现诸侯王的风吹草动,就会立刻向朝廷告发。

紧急时刻,国相和国尉可以不经过朝廷同意,直接调兵镇压诸侯王的叛乱!

刘邦一想到这里,顿时又得意起来,嘿嘿笑道:

“这朱元璋啊,毕竟只不过是一个泥腿子出身,治国方略还是太想当然了。”

“哪里像朕,正经的亭长出身,怎么说也是经年吏员,比他有经验多了!”

几名大汉重臣听完,也是无语。

是,朱元璋确实泥腿子黔首出身没错了,但你刘邦也只不过是个沛县流氓地痞,几十岁了才凭借着社会关系混到一个亭长,还是非常不称职那种。

你也好意思吹嘘?

算了,你是陛下,你说啥都对!

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的表情,难得变得凝重起来。

“这燕王造反,简直就是唐末藩镇作乱的再现了。”

赵匡胤本身就是在五代十国之中成长起来并终结这个乱世的,自然知道藩镇危害究竟有多大。

宰相赵普连连点头,道:

“陛下所言极是,这朱元璋看起来虽然是大宋后世的朝代,但他毕竟限于出身,觉得亲情胜于一切,殊不知天家是没有亲情的,更不能让诸侯王掌权。”

说着,赵普有意无意,瞟了一眼就在对面的赵光义。

赵光义哪里听不出来赵普的言外之意,立刻开口道:

“这话就不对了,难道本王不是对皇兄忠心耿耿?别的不说,那燕王造反的时候,又有哪个诸侯王愿意支持他了?”

“大部分皇族宗室,终究还是忠于陛下的。”

赵匡胤揉了揉太阳穴,没有说话。

但心中,却隐约对赵光义这个二弟提起警惕。

若朱棣那样的都能造反,这位如今已经是京城府尹的二弟,就更不好说了!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看着这一幕,也是冷笑。

“分封诸侯,这是最愚蠢的政策。”

“朕建立大秦,废除分封制,才能让天下归一。”

“没想到,在后世居然还有这么糊涂的皇帝,想着靠分封维持天下。”

“这不出乱子才怪!”

扶苏连连点头,道:

“父皇所言极是,儿臣也是觉得,这分封制已然不符合时代潮流。”

秦始皇咦了一声,有些惊讶的看着扶苏。

“那儒家的开创者孔子,可是极为鼓吹恢复周天子旧礼的,你竟然不支持分封制?”

周朝就是以分封制立国,孔子周游列国为啥没人听他的?原因也在于此。

春秋时期的诸侯,一个个巴不得吞并其他国家,让自己国家越发壮大,哪里会搞什么把自己国家变成若干个小国的分封?

扶苏正色道:

“父皇误会了。儿臣虽然是受诸位大儒教育,但儿臣也没忘记过自己出身于大秦这件事情。”

“儒家并非所有思想都是可取的,大秦的许多传统也是需要坚持的。”

秦始皇定定的看着扶苏,突然开怀大笑起来。

“好,好一个扶苏,朕果然没有看错你!”

金幕之中的视频还在继续播放着。

【耿炳文兵败之后,朱允炆勃然大怒,立刻将其撤换。经和齐泰、黄子澄等人商议后,选用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作为新任主将。】

画面之中,浮现出一位气宇轩昂,英姿勃发的男子。

正是当代曹国公,李景隆!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看着李景隆,却皱起眉头。

李文忠,是朱元璋诸多养子之一。

李景隆,说起来也算是朱元璋的孙子辈。

但朱元璋对李景隆这小子,一直是不看好的。

无他,就是李景隆才能不够!

朱允炆用耿炳文也就罢了,朱元璋勉强还能满意。

但用李景隆?

这个决定,着实让朱元璋失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景隆到山东后,很快收拢残部,又得朝廷从其他地方抽调兵马补充,号称五十万大军,开始进军北平。】

【于此同时,辽东大明兵马也得到朱允炆命令,从东北方向南下,进攻北平,朱棣再一次陷入敌众我寡的境地。】

看到这一幕,朱允炆也不由自主地松了一口气。

耿炳文老迈昏聩,朝廷当时也措手不及,才让你朱棣偷了一场胜利。

总不可能这一次,你朱棣还能赢吧?

朱允炆看了一眼朱棣,发现朱棣表情非常凝重,显然也在思考如何应对。

朱允炆心中得意,你朱棣还想个屁,你死定了!

可惜,这金幕中的画面,还没在现实之中上演。

视频中,朱棣一身戎装,气势惊人。

“兵法有五大败,上下离心、粮草不足、深入趋利、仁勇俱无、乌合之众。此战,我军必胜无疑!”

“诸将随我打完这一仗,我们便可南下直逼京师了!”

【朱棣虽然话语之中自信满满,但事实上,这却是朱棣起兵过程中,极为惊险的一战。】

【朱棣令姚广孝协助世子朱高炽坚守北平,严令只能防御不能进攻,自己则亲率大军救援被辽东明军攻击的永平城。】

【但朱棣还是低估了朝廷兵马的精锐程度,明军先锋在朱棣离去之后就已经抵达北平城下,并立刻发动了进攻。】

画面一转,切换到北平城头。

只见双方箭矢如蝗,各种攻城武器蜂拥而至,朝着北平城发动猛攻。

一辆巨型冲车,用力撞击着北平张掖门。

“轰”的一声巨响,城门被直接撞开。

“杀进去!”一位明军将领率领一支精骑,直接突入北平城中。

大明世界中,气氛顿时一变。

朱允炆大喜过望。

朱棣则情不自禁地捏紧拳头。

“瞿能?”皇位之上的朱元璋,则认出了这名明军将领的身份,暗自点头。

这家伙,确实是一员猛将。

瞿能刚刚进入张掖门中,就遭遇了燕军的殊死抵抗。

燕王次子朱高煦拍马而至。

“休想进城!”

瞿能冷笑一声。

“二王子,现在投降,还有你一条活路!”

朱高煦大吼一声。

“咱们燕王府的人,从来只有战死的道理,没有苟活的意愿!”

双方顿时厮杀在了一起。

张掖门中,一时间人仰马翻,鲜血四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