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诗仙李白登场,安史之乱正式爆发(2 / 2)

【一个月后,安禄山离开长安,回返范阳。】

画面之中,安禄山在离开长安后脸色顿时一变,沉声道:

“快,以最快速度回归范阳!”

安庆绪闻言一愣,道:

“父亲,陛下那边不是已经消除了对咱们的疑心了吗?”

安禄山冷冷一笑。

“消除?你是小瞧咱们这位陛下了。”

“李十郎那么有心机的人,在陛下的手下当了那么多年的狗,一旦被陛下怀疑,还不是立刻扶持了一个杨国忠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今有杨贵妃在,杨国忠是轻易动不的了,那陛下迟早会把刀子放到老子的头上!”

“快走,越快越好!”

【安禄山离开长安后,每日以三四百里的速度疯狂前进,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大本营范阳。】

【随后,安禄山越发紧锣密鼓地准备起了战争。】

【两年后,李隆基给安禄山在长安的大儿子安庆宗赐婚,要求安禄山前来观礼,安禄山推辞生病不去。】

【安禄山心知这样的举动定然会让李隆基怀疑,于是在安庆宗成婚不到一个月后,安禄山正式在范阳城举起反旗。】

画面之中,安禄山站在范阳城的大都督府大堂上,他的面前是几十具横七竖八的尸体,以及众多亲信。

安禄山沉声开口。

“各位,当年大唐出了个奸臣李林甫,危害大唐世人共知。”

“好不容易李林甫死了,又来了个杨国忠!”

“老子和杨国忠斗了一辈子,但他现在请了圣旨要杀老子。”

“你们都是老子的亲信,老子一死,你们也活不了!”

说到这里,安禄山指了指面前的诸多尸体。

“这些人,全部都是杨国忠的心腹,今天他们谋划想要杀老子,被老子先下手为强了。”

“现在你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等着老子被第二波朝廷使者砍头,要么就跟随老子起兵杀到长安去,砍了杨国忠那奸臣的脑袋!”

众亲信闻言,异口同声。

“愿随大都督杀到长安清君侧,诛杀佞臣杨国忠!”

有人心直口快,又叫道:

“跟着大都督打到长安去,大都督当了皇帝,咱们都是从龙之臣!”

安禄山吃了一惊,瞪着说话之人喝道:

“史思明,你别在这里胡说八道,咱们这是清君侧!”

顿了一顿,安禄山突然嘿嘿一笑。

“等打下了长安城,咱们再说这句话也不迟!”

众多亲信闻言,顿时会意地哄笑了起来。

画面一转,无数大唐骑兵、步兵浩浩荡荡,犹如一股洪流般开出了范阳城,朝着南方极速而去。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以“清君侧,杀国忠”之名从范阳正式起兵。】

【一场深重的浩劫,即将在大唐的土地上演。】

【此时的大唐,从皇帝到百姓都万万没有想到,这竟然会是一场让大唐彻底衰落的深重劫难!】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心中都是一紧。

“来了!”

“大的要来了!”

看过这么多部盘点视频,历朝历代的皇帝们自然非常清楚,李隆基作为被盘点的败家子,必然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但当这一幕真的即将出现之时,历朝历代的皇帝心中依旧不可避免地产生几分惋惜。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感慨道:

“开元盛世,这般华夏王朝的高峰,竟然便要陨落了吗?”

扶苏也是无比惋惜。

“五千万人口,三倍于大秦的疆域,若是衰落,实在太可惜了。”

大汉世界之中,刘邦扼腕叹息。

“娘的,李隆基这小子的生活,一天天醉生梦死,简直就是朕梦想里的天宫!”

“他怎么就不好好珍惜呢?”

曹参连连点头,道:

“是啊是啊,五千万人口,若是能好好治理,这每年国库得有多少税赋入库啊。”

“太可惜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刘邦闻言,不由有些哭笑不得。

“老曹,都这个时候了,你怎么还是满脑子都是钱?”

曹参表情严肃。

“是陛下让臣管钱的,若臣满脑子不都是钱,那又应该是什么呢?”

刘邦顿时哑然,无言以对。

另外一个大汉世界之中,汉武帝哼了一声。

“若是朕的治下能有五千万人口,朕早就已经推平漠北,征服世间所有大汉铁蹄都触及到的区域了。”

“这李隆基,竟然只顾着奢靡享受,不思进取,实在是让人生气!”

太子刘据在一旁听到汉武帝这番话,一时间也是哑然。

对刘据而言,内心之中其实还是非常向往李隆基这种生活的。

太享受了!

金幕之中,画面已经全部都是战争。

安禄山肥胖的身躯坐在铁制的车舆之上,一双细小的眼睛之中满是杀机。

安禄山身前,数万铁骑烟尘千里,蹄声如雷。

安禄山身后,十万步兵齐声鼓噪,声震千里。

一座县城就在前方。

仅仅是画面之中的短短几秒钟,这座县城就被安禄山的叛军给淹没了。

【长期以来,大唐以关中、洛阳作为大本营,对河北、山东这些曾经的北齐旧地极尽压榨。】

【开国至今,大唐以关陇门阀为班底,号称“皇族与关陇世家共天下”,无视寒门士子想要出人头地报效国家的需求。】

【虽然武则天时期为了巩固权力对门阀大族进行过疯狂的屠戮,但等到武周灭亡之后,李旦、李隆基父子再度捡起了和门阀共天下的国策,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今,这样的策略终于收到了苦果。】

【那些被残酷压榨的河北门阀,那些郁郁不得志的寒门士子,许许多多对大唐心怀怨恨的人团结在大唐东北边军执掌者安禄山的麾下,朝着这个繁盛如花的大唐盛世,挥出了致命的一剑!】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杀进长安城,诛灭杨国忠!”

呼喊声,震天动地!

【安禄山蓄谋已久,加之本身便是河北三镇的节度使,故而在起兵之后,进展十分顺利。】

【十五万大军在安禄山的率领下,一路势如破竹,横扫河北诸多郡县。】

【就在此时,皇帝李隆基却依然还沉醉在杨贵妃的温柔乡中。】

画面一转,从刚刚还是杀气腾腾的战场,变成了岁月静好的大唐皇宫。

李隆基拉着杨贵妃的手,两人并肩走在皇宫之中。

李隆基感慨道:

“如今冬季,已经没有荔枝来给爱妃吃了。”

杨贵妃闻言柔声一笑,靠在李隆基的肩膀上。

“陛下说笑了。妾身想要的不是什么荔枝,是和陛下的长久相伴,是陛下的一颗真心!”

李隆基闻言,顿时大为感动,搂住杨贵妃动情道:

“爱妃,朕就知道,全天下只有你是一心一意爱着朕的!”

便在此时,杨国忠上气不接下气地冲了进来。

“陛下,不好了!”

“安禄山在范阳起兵谋反了!”

李隆基大吃一惊。

“什么?”

杨国忠急急忙忙,将一份八百里加急送到了李隆基面前。

“陛下请看!”

李隆基接过奏报一看,上面果然是禀报安禄山谋反的消息。

杨国忠急声道:

“陛下,快下旨平叛吧!”

李隆基闻言一怔,看了一眼杨国忠,心中突然有些狐疑。

这所谓的安禄山造反,不会是杨国忠这个家伙蒙蔽朕的吧?

便在此时,杨贵妃也诧异地开口了。

“本宫虽然两年没见过那个肥儿子,但这些年他每个月都派人送礼物来长安给本宫。”

“如此孝顺的儿子,还会造反?”

李隆基闻言,立刻就对杨国忠正色道:

“安禄山的忠心朕是知道的,此事恐怕另有隐情。”

“这样吧,你再派人去查探一番,务必要查清楚事情的真相,再做决定!”

杨国忠哑口无言,只能讪讪退下。

画面一转,一座座大唐城池,尸横遍野。

数百名大唐官员的尸体出现,他们一个个都是横眉怒目,虽死犹恨。

安禄山站在这些大唐官员的尸体面前,连声冷笑。

“明明是老子的下属,却想着忠于什么狗屁大唐?”

一旁安禄山的诸多部将,同样也是意气风发。

“大都督,很快就到黄河了!”

安禄山哈哈大笑,大手一挥。

“走,打过黄河去,先进洛阳,再克长安!”

【安禄山起兵的第二天,李隆基就已经收到了八百里加急奏报。】

【但直到安禄山起兵整整六天,占领了河北之地将近一半之后,用了五天时间才搞清楚情况的李隆基终于确定了安禄山反叛的事实。】

御书房之中,李隆基脸色极为难看,怒声道:

“这该死的番人猪猡,竟然真的背弃了朕的信任,反叛大唐?”

“好好好,朕必让此獠不得好死,以儆效尤!”

在场宰相,大多表情极为凝重。

有人道:

“陛下,安禄山就任河北三镇节度使多年,势大根深,还需谨慎才是啊。”

但此话刚刚一说出来,就被杨国忠打断。

只见杨国忠喜气洋洋地开口。

“安禄山,不过是一个无用的奸贼罢了,何足道哉?”

说着,杨国忠信心满满地对李隆基保证。

“陛下放心吧,大唐和陛下之威早已经传遍天下,深植百姓心中,哪里有什么人愿意随安禄山谋反?”

“请陛下给臣十天时间,臣一定将安禄山的首级献给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