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碧蹄馆之战落幕,秦皇汉武发现了明军制度上的大问题(2 / 2)

在李如松的身边,诸多明军将士都是疲惫不堪,甚至已经有不少人因为脱力而被倭军杀死。

“难道老子今天就要死在这里?”一个念头从李如松脑海中闪过。

随后,这位大明主将的表情变得狰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子就算死在这里,也要拖多几个倭寇垫背!”

不仅仅是李如松。

在场几乎所有大明将士的心中,都浮现出死志。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能杀多几个倭寇,死了也他娘的赚了!

轰隆,轰隆!

众多炮弹突然从北方急射而来。

倭军猝不及防,顿时就被这些炮弹轰得东倒西歪。

一支明军骑兵轰然而至,重重撞在了倭军包围圈的北侧。

倭军完全被这突袭打蒙了,以至于这支明军数量不过千人左右,竟然在短短几分钟内杀穿了倭军整条包围圈,来到了李如松的面前!

一位大明将军高声道:

“大帅,左协大将副总兵杨元奉命前来救援!”

看到杨元的到来,李如松顿时大喜过望。

“好,太好了。”

“你们终于来了!”

杨元的到来,直接让倭军正在指挥的小早川隆景心神剧震。

他下意识地抬头看向北方。

数里之外,无数明军旌旗招展,正在急速而来!

黑田长政猛然开口。

“该撤了!”

小早川隆景蓦然转头,死死地盯着黑田长政。

黑田长政毫不示弱,冷冷道:

“我们第三军团已经付出了足够的伤亡,也对得起关白的信任。”

“敌人援军已至,再打下去你觉得我们还能赢?”

“要是你不走,一刻钟后,第三军团全部退出战场!”

两名主将的对峙,让倭军本阵的气氛瞬间凝固。

过了不知道多久,小早川隆景突然笑了。

“好,就如你所言!”

杨元率领生力军抵达,立刻让剩余的明军全部振奋起来。

李如松当机立断,下达命令。

“全军都有,向北突围!”

来自明军的炮弹还在接连不断地落下。

杨元领兵作为先锋,再度发动突击。

此时倭军方面,小早川隆景和黑田长政两名主将也达成撤兵决定,故而并未派兵进行拦截追击。

很快,所有明军都冲出了包围圈,朝着北方而去。

李如松带领着自己的几个弟弟和亲卫,在最后面断后。

夕阳余晖照耀下来,洒在李如松的身上。

这位浴血奋战一天的大明主帅,铠甲反射着光芒,红灿灿的,犹如一尊立于夕阳中的血色神人!

诸多倭军将官看着李如松,心情极为复杂。

敬佩、恐惧,甚至是不敢直视!

小早川隆景心情复杂,缓缓道:

“此人,究竟是谁?”

突然,井上景贞如梦初醒,叫了起来。

“我知道他是谁了,我见过他的画像,他是明军主帅李如松!”

“什么?”倭军诸多将官闻言,脸色都是大变。

尤其是两名主将小早川隆景和黑田长政,心中更是被无尽的悔意所包围。

大明主帅李如松!

若是早一点知道李如松的身份,小早川隆景和黑田长政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放李如松活着离开!

能杀死李如松,别说是一万人,就是三五万人也值得!

就在诸多倭国将官沉默无言时,突然一名倭国年轻将军策马杀出,朝着李如松疾驰而去,口中大叫。

“李如松,杀你者,大倭国小野成幸!”

李如松闻言一声冷笑,竟然不走了,直接停下马蹄。

小野成幸见状,心中战意沸腾,越冲越快。

嗖!

一支箭矢突然凌空而至,正中小野成幸喉咙。

这位倭国将军甚至都没来得及说出哪怕一个字,就砰一声落马栽倒,成为一具尸体。

在李如松身后一丈处,李如梅缓缓收起长弓,哼了一声。

“对我大哥大喊大叫?”

黑暗袭来,彻底吞没了整个战场。

字幕随之而出。

【碧蹄馆之战,是继第二次平壤之战后,两军所爆发的又一次大战。】

【双方在这一次大战中都承受了不小损失。】

【明军方面,三千将士只有不到一千人最终得以撤离战场。】

【倭军方面则付出了超过三千的死伤,黑田长政第三军团中的立花家元气大伤,再也无法参与接下来的战争。此外,还有超过十名倭国将军战死,上百名武士阵亡。】

【由于战斗的结局是以明军撤离而告终,故而这一仗确实是倭军取得了一场惨胜。】

【但无论是对于明军还是倭军而言,碧蹄馆这场遭遇战都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

【战争,还要继续持续下去!】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心中也是颇为感慨。

秦始皇点了点头,道:

“明军虽然和大秦的军队制度上有根本不同,但战斗力上确实是相差无几,李成梁是个名将。”

扶苏闻言不觉疑惑道:

“制度不同?父皇,您这是怎么看出来的?”

金幕中一直播放的都是战斗,也没有字幕介绍过什么大明的军队制度啊。

秦始皇笑了笑,道:

“扶苏啊,你的观察力还是要再深入一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没注意到李如松他们身边的那些亲卫吗?”

“嗯,应该不能说是亲卫,而是家将!”

扶苏道:

“儿臣注意到了,家将不是很普遍的吗?”

就算是大秦的军队制度中,拥有家将的将军也是很多的。

秦始皇淡淡道:

“家将很正常,但是朕观察到的情况是,这些家将直接指挥军队!”

“你还觉得这正常吗?”

扶苏顿时愣住了。

“家将指挥军队?”

在大秦,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从大秦的定义来说,家将既然有个“家”字,就意味着和“国”有了区别。

家将只效忠自己的主公,属于私人武装。

家将能指挥的,只有自己家主公的家丁。

而大秦的军队,是秦“国”的军队。

既然是国家之军,就只能由国家任命的将领来统帅,而非私家的家将!

秦始皇点了点头,平静道:

“这就是三千明军竟然能在十倍敌军包围下坚持整整一天的原因了。”

“他们并非是明国的军队,而是李如松等人的……”

顿了顿,秦始皇寻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措辞。

“家丁。”

扶苏瞪大了眼睛,心中顿时乱糟糟的。

“父皇,您的意思是说,李如松其实是带着自家的三千家将、家丁,和倭军拼了一整天?”

“对。”秦始皇再度点头,“所以整场碧蹄馆之战,没有任何一个明军投降、畏战、逃跑。”

家丁家将保护家主,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跑?

怎么可能呢?

为国家打仗,见势不妙跑了,很正常。

可为了家主打仗,谁要是不出死力,这个家还能回得去吗?

说白了,国这种东西,有没有无所谓,大不了换一个。

但家这种东西,那是真换不了啊!

扶苏强忍住心中的惊骇,开口道:

“可这样真的不会有隐患吗?”

“如此强悍的军队,竟然是边疆将领的私军,这实在是……”

秦始皇嗯了一声,意味深长地开口:

“这就是之前李隆基盘点视频中,唐朝节度使的翻版啊……”

西汉世界之中,汉武帝呵呵一笑。

“这李如松的家丁,还真是够勇猛的。”

“哼,难怪朱翊钧那小子会把李成梁死死按在京城,就是不用了。”

汉武帝和秦始皇一般,同样一眼看穿了背后的关键。

太子刘据闻言,顿时颇感好奇。

“父皇,既然朱翊钧明知道李成梁已经要把东北边军家丁化了,为何还要把其子李如松任命为朝鲜方面的主帅呢?”

汉武帝呵呵一笑,皇冠面前的冕旒一阵颤动,淡淡道:

“朱翊钧还有其他人选吗?”

“之前盘点视频里倒是说过一个戚继光,那个人不是因为和张居正关系莫逆,被免官落魄而死了么。”

刘据顿时恍然,道:

“对了,之前宁夏平定哱拜叛乱,朱翊钧一开始用的是魏学曾这个文官,后面也是实在没办法了才把李如松调去救场的。”

汉武帝嗯了一声,道:

“所以啊,李成梁是万万不能用的,可文官又打不赢,用其他的武将也怕会输,怎么办?”

“朱翊钧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用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了。”

刘据思路越发清晰,道:

“若是这样,李如松就算打赢了这场仗,恐怕将来李家的前途也不好说啊。”

汉武帝笑道:

“谁说不是呢?如果朱翊钧能聪明一点,应该就是把李家慢慢边缘化。”

“要是他还是那么蠢,李家很快就会被卸磨杀驴。”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大明居然搞到用家丁私军来镇守边疆,那它的边疆迟早都是要出大问题,甚至可能会因此而让大明完蛋!”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面沉似水。

“朱翊钧这个小子,他的军队制度有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