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决战序幕开启,朱元璋向李世民求教怎么翻盘(2 / 2)

你说女真人行军速度快?

不好意思,俺们是辽东铁骑,铁骑!

你女真人速度再快,能有四条腿快?

既熟悉地形,机动速度又远胜女真人,战斗力和武器装备同样胜过女真人。

就问女真人怎么赢辽东铁骑吧!

然而,就是这么一支镇压了东北女真、鞑靼两百年的威武之师,却被朱翊钧在援朝抗倭之中败光了。

其实单单是战损,也没啥。

只要给钱给资源,距离朝鲜抗倭战争都过去二十年了,随随便便也能重建起来了。

但巧了,朱翊钧他不给钱,不给资源啊。

而且重建辽东铁骑,最重要的是啥?

人啊。

世代居住在辽东,勇猛善战的大明人,他们是辽东铁骑的最大兵源。

可问题是,没钱没资源,居住在辽东的大量大明军民要么饿死,要么被女真人趁机劫掠走当了奴隶,要么为了活命选择迁回山海关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辽东没人了!

又没人,又没钱,也没资源。

辽东铁骑的重建,只能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

任凭杨镐再怎么怀念,那支曾经纵横大明东北两百年,让鞑靼和女真人露头就被暴打,二十年前还在暴打倭寇的辽东铁骑,永远地在大明的舞台上消逝了。

杨镐只能坐镇沈阳城,忐忑不安地等待着他的四路共计十二万大军,能给他带回胜利的消息。

出发前,杨镐特地找来了西路军,也就是从沈阳出发的这一路兵马主将杜松。

“杜提督,你要记住,此次出击务必要等待兄弟部队会合,然后再一起进攻!”

杜松嗯了一声,正色道:

“请经略大人放心吧,下官也是久经沙场多年,理会得的!”

随后,杨镐又一一叮嘱其他三路主将马林、李如柏、刘綎。

明军原本是约定二月二十一日出击,但由于十九日突然天降大雪,故而不得不临时将日期改成了四天之后的二月二十五日。

这一天到来,四路明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这一幕,落在了位于不同地方的后金人斥候之中。

此时的东北地区,森林覆盖率超过了95%!

在这样的情况下,后金人分散行动的斥候借助森林的掩护,可以说是来去无影。

而且森林中到处都是食物,傻狍子更是俯拾皆是。

除非运气特别差直接撞到明军的枪口上,否则后金斥候压根就死不了。

反过来,情况就不一样了。

大明不是没有辽东本地的斥候。

但这些斥候早就被过去那么多年朝廷各种克扣待遇,被女真人的威猛,被上司的腐败等等各种因素弄得离心离德。

这也就导致,明明拥有同样的条件,后金人可以探知明军四路大军的所有动向,但明军对后金主力的动向却是两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

一只海东青从天而降,落在了赫图阿拉后金“皇宫”的上方。

很快一只手伸了过来,解下了海东青脚上绑着的一个小纸条,并送到了皇宫里努尔哈赤的面前。

努尔哈赤看完之后,脸上露出笑意。

“好了,明军四路兵马的所有情报,咱们现在都清楚了。”

“你们说,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由于“国情”不同,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商议国家大事制度时是明显区别于大明的。

后金的国家制度,说白了就是“军事贵族共和制”。

最高级的军事贵族,便是八旗的旗主们。

即便贵为后金大汗,努尔哈赤也必须要遵循八旗旗主们共同的决定。

这个八旗旗主会议后来改了一个名称,叫做“议政王大臣会议”。

当然了,后金毕竟是努尔哈赤建立的,所以努哈尔赤对八旗的控制是非常强的。

地位仅次于努尔哈赤的四大贝勒中,代善、莽古尔泰还有皇太极都是努尔哈赤的儿子,另外一个大贝勒阿敏是努尔哈赤亲弟弟努尔哈齐的儿子。

八旗之中,努尔哈赤亲领正黄旗、镶黄旗。

代善领正红旗,镶红旗。

皇太极领正白旗。

杜度(褚英长子,努尔哈赤长孙)领镶白旗。

莽古尔泰领正蓝旗。

阿敏领镶蓝旗。

八旗旗主,不是努尔哈赤的儿子就是长孙,只有一个外人还是亲侄子。

这八旗旗主可不是空架子,那是正儿八经领兵打仗的。

这就确保了将来后金的皇位肯定能在努尔哈赤的后代中保留。

听完努尔哈赤询问之后,四大贝勒之中资历最老,三十三岁的代善沉声道:

“皇阿玛只管下令,俺们干就完了!”

努尔哈赤闻言,微微皱眉。

努尔哈赤心中当然有主意,他这么问其实是打算考较一下儿子、孙子们,看看从中选谁来当继承人。

后金已经成立四年,但眼下还没有太子!

代善这种等于没有回答的回答,对努尔哈赤来说显然是很不满意的。

便在此时,四大贝勒之中的另外一个,二十四岁的皇太极开口了。

“皇阿玛,儿臣的意思是,十二万明军在数量还是要比咱们多四万的,咱们应该趁他们分兵四路的机会,各个击破!”

今年年初,努尔哈赤趁着明军没出兵,又往北朝开原一带进军,痛击了一番叶赫部,夺取了二十多个寨子。

此战过后,后金军的数量又增加了将近一万,眼下后金军主力达到了七万七千人,将近八万。

皇太极的意见比较稳重,也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

努尔哈赤嗯了一声,淡淡道:

“好,那就这么办。”

“管他明国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让前线斥候继续侦查,我们搞清楚哪一路最为冒进,就先打哪一路!”

结束了会议之后,努尔哈赤来到了大福晋(相当于后金皇后)阿巴亥的住处。

刚刚走进寝殿之中,努尔哈赤就看到了一个四岁的小男孩。

这个小男孩长得非常讨喜,一看到努尔哈赤眼睛就亮了,立刻挣脱了母亲阿巴亥的怀抱,朝着努尔哈赤飞扑而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皇阿玛!”

听着小男孩奶声奶气的话语,努尔哈赤心情大好,蹲下来将其抱住。

“多尔衮,朕的小宝贝,让朕看看,好像又长大了一点点呢。”

小男孩多尔衮摇晃着脑袋后面的金钱鼠尾辫,笑嘻嘻地开口。

“皇阿玛,我可大了,好大好大!”

努尔哈赤放声大笑。

“对,你可大了,老大了!”

抱着小多尔衮,努尔哈赤坐到了阿巴亥的身边,笑道:

“这两天就要出兵了。”

阿巴亥点了点头,正色叮嘱道:

“皇上可要小心些,明国毕竟是中原大国,他们输了还有机会,咱们大金可输不得。”

换做别的女人,是断然不敢在努尔哈赤出征前说这种煞风景话的。

但阿巴亥不同。

这个女人同样也是一个女强人类型的角色,对后金的朝堂拥有不小的影响力。

努尔哈赤点了点头,眼睛不由自主地飘向一旁的床榻。

在那里还趴着一个正在呼呼大睡,只有两岁的小男孩。

努尔哈赤对着阿巴亥笑道:

“福晋,你就好好照顾多尔衮和多铎吧,朕此战必胜无疑!”

看到这里,汉初世界之中,刘邦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

“唉,这种必败的战争,总感觉看起来没什么意思呢。”

萧何闻言,不由莞尔一笑。

“陛下也别下定论太早,或许大明会出个能人,力挽狂澜也不一定。”

刘邦闻言,不由嗤笑一声。

“大明可不是大汉,朕的大汉有刘秀,大明能有这种人才?”

话虽如此,刘邦还是来了兴致,开口道:

“你们说说,大明的获胜机会在哪?”

“等你们说完了,朕上金幕去吹吹牛。”

在场的大汉群臣对视一眼,都没有开口说话。

萧何是负责管后勤的,这种事情他插不上嘴。

最能打的韩信和最有谋略的张良都已经死了。

剩下的曹参周勃虽然也能算是名将,但他们也有自知之明。

和陛下聊聊可以,这要是自己的主意上金幕了,那就是纯纯献丑好吧。

刘邦等了一会见无人开口,不由撇了撇嘴,直接发了弹幕。

【汉高祖刘邦:诸位,闲着也是闲着,你们说说,大明要怎么样才能在这场战争之中翻盘?】

这个话题立刻就引来了许多皇帝的共鸣。

【宋太祖赵匡胤:朕的意见是,没救了,等死吧。】

【明太祖朱元璋:哼,只要朕能穿越到沈阳去,朕一定能带兵打赢!】

在自己的世界线骂归骂,但在面对其他历朝历代皇帝的时候,朱元璋还是不愿意坠了大明的威名。

【光武帝刘秀:怎么看都感觉很难赢啊,要不……天降一颗陨石直接砸死努尔哈赤?】

【汉武帝刘彻:……你这就有点扯了,朕觉得吧,不如直接集中所有骑兵突袭后金军。】

【魏武帝曹操:这个简单啊,你们看辽东到处都是密林,直接一把火把整个辽东全烧了,后金人肯定都死光了。】

【昭烈帝刘备:曹阿瞒,你是在赤壁被烧傻了?要是真这么简单的话,天雷引发的大火早就把辽东都烧光了。】

……

历朝历代的皇帝激烈讨论了一番,最终不可避免地回到互喷的老路上。

朱元璋有些心累。

难道只有朕一个人是真的替大明这十几万将士操心的?

想了想,朱元璋又发了一条弹幕。

【明太祖朱元璋:@唐太宗李世民,出个主意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