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战前会议(1 / 2)

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掠夺更多的财富和资源,还是为了扩大自己的领土?

没有人知道答案,但是,人们可以想象到,夔州的百姓们将会面临着怎样的灾难和痛苦。

在这个时候,大梁的朝廷和官员们在哪里?

他们为什么不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的百姓?

他们为什么不派出军队来抵抗羌军的入侵?

这些问题让人们感到愤怒和无奈,他们开始怀疑大梁的朝廷和官员们是否还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在这个时候,一些有良知的官员和将领开始站出来,组织起军队,准备前往夔州协助夔州守军抵抗羌军的入侵。

他们知道,这是一场艰难的战斗,但是,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和人民,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在这个时候,夔州及周边的百姓们也开始振作起来,他们开始积极地支持军队的行动,为他们提供食物和物资,为他们加油打气。

他们知道,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战胜敌人,保护自己的家园和人民。

李林翰、云西来、福王、林雨柔早已收到羌军来犯的消息,是以早就做好了迎战准备。

夔州,对于大梁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地方。

它宛如一道屏障,横亘在崇山峻岭和大丘山之间,守护着大梁的西门户。

这个平原地区地理位置险要,成为了大梁西部的军事要塞。正因如此,夔州成为了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对于大梁朝廷而言,夔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抵御外敌的侵略,朝廷在西羌地区到夔州的道路路口设立了围守,并派遣重兵把守。

这样的布局使得夔州的军力完备,朝廷也因此容忍福王一系拥有满编护卫营。

这些军队坐镇夔州,犹如铜墙铁壁,确保了夔州的安全无虞。

朝廷的防御策略简单而有效: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

这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大梁立国以来的防御思路。通过设立坚实的防线,布置重兵进行防守,便可以有效地阻止了外敌的入侵。

敌人若企图攻击夔州,只能被阻挡在夔州西部和北部,无法进入夔州以东的大梁腹地。

敌人也无法发挥兵力上的优势。这种策略可以说是大大减轻了夔州的防御压力。

所以尽管羌军来势汹汹,他们心中虽紧张,但若说恐惧到想不战而逃,那是一点都不存在。

鉴于上次羌军来犯时夔州军的拉胯表现,李林翰在夔州东部的青牛谷筑青牛城守卫,这样可以有效防守西羌到夔州最东部的道路——青牛谷。

林雨柔认为应当进一步加强汉中的防御仅仅一个青牛城远远不够,李林翰、福王深以为然,所以李林翰又在夔州北部的武功山建武功营。武功营可以防守夔州北部黄龙道的进攻。

武功营建好之初,林雨柔去看过,后来她认为还可以建筑烽火台来完善武功营的防御。

李林翰自然是从善如流全部采纳她的意见并立即实施。

现在羌军来犯,夔州告急。李林翰便请来林雨柔、云西来、福王一起商议守城之法。

李林翰是知道福王护卫营推行军事改革的,也亲眼目睹这半年来护卫营的蜕变,战斗力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所以他也建议云西来仿效护卫营进行军事改革,可惜被固执的云西来拒绝了。

李林翰也很无奈,大梁地方实行军政分离制度,只有战时才由文官临时掌控军政大权,武将辅助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