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婉言拒绝 上(1 / 2)

田向南知道,陶老书记今天过来,其实还是跟县里在算计着他们呢。

说白了,就是陶家坝和县里被沈缆厂那边坑了,采购回来了一批跟手上订单生产标准不相配的设备。

眼下陶家坝就是想尽各种办法,哪怕是低价卖出设备,再换一批,也得保住手里的订单。

这种壮士断腕的想法,听得田向南心里也是不由惊叹。

可是他们手里的设备谁能接手呢?遍数周围,刚刚跟岛国那边签订了合作订单的青山大队,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哪怕青山大队现在拿不出,但作为利益交换,同样可以从岛国那边轻松弄回来陶家坝所需要的先进设备。

所以这么看来,目前能救他们陶家坝的,也只有青山大队了。

不然手上的那批设备怎么处理?总不能再开一家县里的第3个电线厂吧?

而这件事情对青山大队有没有好处呢?

从商业的角度上公正的来说,确实也有很大好处。

因为陶老书记也说了,只要青山大队接手他们的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和供销社那边合作零售。

他们一家来做这个生意的话,一年多少还是能赚点的。

说实话,对于陶老书记跟他说的这个事,田向南也难免心动了一瞬。

与陶老书记跟县里考虑的不一样,田向南则是考虑的更多,也更长远。

首先就是这批设备。

这可不是以前一五时期那批苏式的老古董,而是沈缆厂的改进型,在国内都算得上是先进的,生产效率也不错,要不然也不会被沈缆安装到新车间里了。

最起码供应民用市场这一块,肯定是妥妥的。

最重要的是,价格良心啊。

沈缆厂那边固然是坑人了些,但肯定也是出于一些顾虑,所以设备的价格压得很低,才70万一套。

这里的一套,可就是一条完整的电线生产线。

原本就便宜的价格,此刻还被陶家坝给压到了50万,低到让田向南都忍不住心动。

简单打个比喻。

随着国内经济建设越来越发达,等到再过几年,电力的普遍应用,到时候生产电线的厂子,肯定也会一家接一家的建起。

如果他们青山大队此刻接手了这批设备,先生产个几年,等到以后别人想建电线厂的时候,田向南转手就可以把这批设备卖出去。

甚至到时候依旧能卖个五六十万一套保底。

怎么看都不会亏吧?

还有另外一条,就是和供销社合作的事情。

6毛钱起步的采购价,对于跟县里合股的陶家坝电线厂没有多少利益,但对他们青山大队可不一样了。

因为他们有矿啊。

等过个一年半载的,工厂那边能把矿还给他们,那时候他们自己有了原料供应,生产电线的成本可以极大的压低下来。

说不定到时候6毛钱的电线,他们自己生产起来,毛利就能有三四毛。

虽然不能跟外贸或者是直接单位订单的利润比,但蚊子腿多少也是肉啊。

就这已经不少了,这样的所谓蚊子腿肉,全国90%以上的生产队还吃不到呢。

只是......可惜了!

站在商业的角度上,这笔买卖确实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