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卖炭翁(1 / 2)

聚宝斋外。

秀才文人们依旧在之乎者也的大骂,隐隐有闯进聚宝斋的意思。

两名门口守门的护院,这时候是有苦难言。

拳脚相加,也幸亏自前朝流传下一句话,叫: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使得当朝很少有文人习武。

不然,便是他二人练过金钟罩、铁布衫,这时候都要被打成残废。

“让我们进去,我们要见王怀古!”

“就是!我们这几天都在门口排队,就是拜读王右军的真迹,他竟然敢用假的来蒙骗我等,当真是不为人子!”

“不为人子!”

就在这时,一辆手推车,迎面驶了过来,推车的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身穿破旧的棉布袄。

车上是半车的木炭,木炭当中还坐了一个白须光头、约莫六十多岁的老者。

身上的衣服同样脏兮兮的,破旧不堪,隐约有几处补丁还往外漏棉花。

看样子,应该是来京城卖炭的爷孙二人。

近日京城天寒,木炭的销路很广。

不过,木炭的销路大多都在南城或是北城。

这东西城是达官显贵,或是富商巨贾的居所,即便是卖炭,也会由下人去南城购置。

更不要说这聚宝斋所在的街道。

除了像是聚宝斋这种古董店,几乎全是售卖文房四宝、古人字画的风雅店铺。

虽然也会升个火盆,取取暖,但因为东西古人字画,都是些易燃之物,所以即便是天冷,也不敢将炉子升多了,生怕崩出一个火星来,自己全身的家当就都没了。

“爷爷,我看这人这么多,咱们还是先到南城把炭卖了再说吧。”

推车的小伙子将车停靠在了路边,将光头爷爷从车上搀扶下来,同时开口劝了一句。

那头顶光秃秃的老者,没有说话,怀中抱着一个干净的棉布包裹,看起来十分小心谨慎。

这时听到孙子的话,他摇了摇头。

而后向前看去,瞧见聚宝斋门前竖了一根望杆,杆子上面挂了一面幡,上面写着:聚宝斋愿以良田百顷、黄金千两,换取后半幅兰亭集序帖。

这老者年轻的时候,也曾跟着村子里的教书先生学过几个字,上面的内容他认得七七八八,勉强读懂了含义,再加上想起了昨天进城采购纸笔的教书先生回村后念叨过的事情。

这老者脸上的表情更加的激动了,呼吸也有些急促,望着一脸不解的孙子,口音略重的说道:

“再等等......”

“可是咱要等到啥时候嘛?”

小伙子知道劝不动自家爷爷,朝着聚宝斋的门前看去。

前两天还能依稀见到的整齐队伍,现如今乱作一团,连街道都给堵死了。

“这......”

老者见此一幕,也是有些犹豫。

恰逢此时,聚宝斋门口忽然安静了下来。

文人秀才们纷纷后退,让出了一块空地来。

“各位,我们家老爷昨日受了风寒,身体欠安,不便出来与各位见面。”

伙计德贵朝秀才们拱了拱手,朗盛说道。

“身体欠安,我看是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心里有鬼才不敢见我们吧?”

秀才当中走出了一个瘦高的青年,朝着德贵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