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杀倭牌香烟(1 / 2)

原来自从独立旅的第一个卷烟厂建成以后,关于第一款香烟的名字,在独立旅引起了很大的争论。

文雅一点的,如赵政委起的,“胜利牌香烟”。

粗犷一点的,如李云龙取得,“杀倭牌香烟”。

最终,大家一致认为“杀倭牌香烟”,最符合这种香烟的气质。

尽管名字让人感觉杀气腾腾,但是只要抽上一根,就特别让人过瘾。

至于香烟的封面,则采用张大彪在29军时,大刀队的经典画面,“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

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且喜欢这款香烟,赵刚还特意去附近的县城,找了一位在国内非常有名的老画家,专门为烟盒作画。

起初这位老画家还不乐意,认为这是大材小用,区区一个烟盒上的画,简直是对他的侮辱。

可是当老人家听到香烟的名字,和画作的内容时,立马表现出狂热的兴趣。

老画家当场表示,他不要任何报酬,只希望这种香烟上市以后,每个月能给他寄几条就行。

经过两天不眠不休地绘画,累得老人家差点虚脱,不过他的精神却是最亢奋的。

当交画的时候,老画家对赵刚说道:

“老夫一生作画无数,唯有今天这幅画,是我最得意的作品,也是我的最后一幅封笔之作。”

“从此以后,我就不再作画,也无心作画。”

“不过在临死之前,能为抗日做点贡献,我死而无憾,将来见到列祖列宗的时候,我也有话跟他们说。”

“你们八路军是好样的,希望这幅画能帮助你们筹措到更多的资金,多购买飞机大炮,早日把小鬼子赶出国门,替我们老百姓出口恶气。”

“驱逐倭寇,还我河山,这是所有华夏老百姓最大的心愿,不知道我还能不能看到那一天。”

面对老人家的真情流露,赵刚连忙宽慰几句,并保证他一定能看得到。

接着,他打开了卷好的画卷,只见上面一幅栩栩如生,且又形象无比的图画。

一个八路军战士,手持一把厚重的大砍刀,一刀砍断了小鬼子的三八式步枪,

然后大刀直奔小鬼子的脑袋而去,小鬼子的面容表现出一种惊恐万分的状态,仿佛末日降临一般。

“好画!”

赵刚也非常兴奋,这幅画也正是他们需要的。

果不其然,当他把画展示给大家看的时候,获得了一致好评,并且还想好了宣传标语:

“真男人,就抽杀倭牌香烟,每抽一包烟,就等于多了一颗射向小鬼子心脏的子弹。”

杀倭牌香烟分为三个档次,无过滤嘴的,便宜,适合普通老百姓;

有过滤嘴的,价格比较贵,适合小有资产的官员,中层军官,富商。

有过滤嘴且里面加有香精的,超级贵,一般有钱人都抽不起,适合于顶级富豪或者送礼用。

当然,把香烟分档次,是周志明建议的,他是太了解那些有钱人的心理。

其实这三种档次香烟的成本相差不大,最差的和顶级的最多也就两倍,可售价却是天壤之别。

杀倭牌香烟一经推出,立马获得了各种好评,所有人都纷纷抢购,真正达到了一烟难求的地步。

有好多不抽烟的人,也会买上一包烟,放在家里面,有空的时候可以拿出来慢慢欣赏烟盒上的插画。

而抽烟的人,只要一掏出杀倭牌香烟,立马会被其他烟友围观,纷纷讨要一支,同时大家一起欣赏烟盒上,八路军刀劈小鬼子的图画。

更有甚者,因为赵家裕香烟产量有限,抽完烟的烟盒也成了稀罕玩意,有人专门收集然后卖到偏远的地方。

小鬼子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在它们的地盘,全力禁止这种香烟的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