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伯夷叔齐,大儒来朝(2 / 2)

这让他有些意外。

但他见赵公明一身凡人打扮,也就没有上前打招呼,只是点头示礼,并没有声张。

随后,他按下云头,看向子允子致两兄弟,一礼道:

“礼上两位大儒,大王令本将来接两位前往朝歌觐见。”

墨家两位大儒也立刻回以一礼,道:“有劳袁将军。”

子致道:“吾等受大王恩赐,得四书五经,参悟儒道。”

“今日晋升大儒,当修身齐家,利国利民,当头顶浩然正气,为天下万民先。”

他开口之时, 头顶那股浩然正气,不断发出微鸣。

每说一个字,其体内浩然正气,就与其兄长,以及全城读书人身上的浩然正气产生一次共鸣。

言语之间。

一片浩大光明,煌煌正气氤氲流转,笼罩全城。

大儒开口,浩然正气激荡百里,周遭读书人,无不心生感应。

袁洪点点头,祭起两张金光纵云符给两位大儒。

随后驾起金光,带两位大儒往朝歌去了。

孤竹城中,万民欢呼,对两位大儒此行,极为骄傲自豪。

笼罩全城的浩然正气,经久不散,千里范围内,天地浩大光明,诸邪不侵,万法不近。

赵公明目瞪口呆看着眼前一切。

“这就是儒道?这气息虽然远不如仙气,不及贫道法力万一。”

“然而,却有浩大光明,诸邪不侵之威,如见日月星辰运转,山河大海走势。”

“儒道,到底是什么样的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一时间对儒道大感兴趣,甚至超过了他寻找机缘的念头。

没有任何犹豫,他离开人间出了城。

在城外起了遁光,向朝歌而去。

他早就有听闻,朝歌已经有数名大儒,而且各地大儒也都纷纷被接到朝歌。

在朝歌,接触更多大儒,一定能看明白,儒道到底是什么。

……

朝歌。

御书房中。

帝辛拿起了比干今天早朝时递上来的奏章。

奏章之上,正是关于帝畿各处,开始陆续出现大儒之事。

成汤最早的大儒,自然就是朝歌三贤。

他的王叔比干,箕子,以及王兄微子启三人。

另外还有商容,梅伯等文臣。

这些人本来就是成汤最有名望的文人大贤。

在接触儒道,精读四书五经之后,最早成为大儒,也是理所当然。

而朝歌之外各地出现大儒,则要晚一些。

比如伯夷、叔齐,就要晚上月余。

但这个速度,依然极快了。

这些全都在帝辛最初的预料之中。

他早就料到,最初的一批大儒,会很快出现。

一来。

鸿运图书馆中抽出的功法,全都是非凡之物,是连圣人也要为之震惊的功法。

浩然正气承载于儒道经典中,与儒道经典相辅相成。

因此如此快有大儒出现,帝辛并不意外。

二来。

当前出现的大儒,要么是曾经方国王族,要么是各地贵族长老,拥有名望和德行之人。

这些人起步高,自然也就能更快成为大儒。

这些大儒只是刚刚达到大儒的境界,往后继续精进,还需要时间慢慢积累。

而在这第一批大儒出世之后。

再往后,就要几年,甚至更久时间才会再从子民中出现大儒了。

但,帝辛对目前这个成果,很是满意。

教化万民,不可能一蹴而成,只要在稳定推进,那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