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如此!”,
贾诩点了点头,
“就像你刚才用科举来举的例子,有些东西,你不拿出来也就算了,一旦拿出来,是不是好东西,谁都明白,一旦拿出来,就收不回去了!”,
“我懂你的意思了!”,
郭嘉微微点头,认可说道,
“如果伯川拿出科举制度的时候,追随的并不是咱们的玄德公,而是一个只考虑自己利益的君主,那么这个科举的制度,很可能会被按下,不许执行,但既然这个方法已经被拿出来了,就算现在没能施行,日后等到天下迎来了一个贤明果断的君主,还是一定会把这个制度重新实施!”,
二人越谈越激烈,感觉要是谁突然来上一句:“不如咱们今日抵足而眠?”,另一位估计马上便答应了!
当然,
归根结底,还是他们商谈的内容,确实是极有意义,虽然他们还没有给这个观点取名字,但如果李忧在这儿,也足够他惊掉下巴了,
没错,
李忧自然是知道这个道理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个过程可能是曲折的,是艰难的,但最终获得胜利的,一定是新事物,这,就是马哲中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观点!
结果郭嘉和贾诩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愣是聊出了一个雏形来!
当然,
他们现在仅仅是发现了这个规律可以用于制度上,还不算全面的总结,但就算这样,只要史书之中能记载下来他们二人今日的对话,后世对他们的评价,恐怕也会上升一大截才对!
“按照这个规律!”,
郭嘉目光灼灼的看向贾诩,
“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每一个制度,比较之前,都不知道对百姓有利多少倍,现在伯川拿出来,如果咱们要是反对,是不是和那些反对科举的王八蛋一样蠢了?”,
“谁说不是呢.......”,
贾诩长叹一声,很快便想通了,只见他扭过头来,定声说道,
“奉孝,你知道吗,我现在觉得,咱们两个光是战队,已经有些不够了,”,
“嗯?”,
郭嘉好奇的看向贾诩,
“战队都已经不够了,那你想如何?”,
“呃.......”,
贾诩咽了口唾沫,
“我想带头冲锋!”,
“你不是想苟来着吗?”,
“我苟不住了!”,
贾诩理直气壮的说道,
“再苟快成老王八了,流芳百世的机会就放在这儿,还是要争一争嘛!”,
郭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