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我需要的是那种敢做、敢打破常规、敢掀翻权威的人(1 / 2)

陈延峰的汇报比较扎实,也把汽车厂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也都阐述了出来。

陈长流点点头,对于他的工作是满意的,作为一个子公司的掌舵人是合格的。

他也认同陈延峰的分析,大余留下来的遗产还是有很高价值的。

要知道大余之前能在豪华客车搞得风生水起可是有原因的。

他自己也坐过,大余当家的那款客车是前几年国内最耐看、最舒适、最实用的客车之一!

说之一都是谦虚的了,前几年确实没有几款豪华客车能和它相提并论。

宽体、座椅间距大、座椅宽度大、车身高度低、平稳性好不摇晃、发动机噪音小、车厢隔音效果好。

还有20年后很多高档新能源汽车拿来宣传的主要卖点空气悬挂。

是的,很多不了解车发展史的人还以为一二十年后才出现空气悬挂,但其实空气悬挂早就已经出现,而在大余几年前的产品上就已经使用了。

避震效果好、乘坐超级舒适,可以说即使往后几年,在乘坐舒适程度上也没有几款车能比得上。

之所以大余被淘汰,就像陈延峰说的,小西八大余破产,在发动机等技术上没能继续支持。

而且吃老本,没有想着技术升级,再加上在设计上不能坚持之前的风格,改得四不像的,所以慢慢就被淘汰了。

陈长流没有评价,而是看向了裴海东。

“陈总,之前开发的底盘技术有了资金的支持,我们又进行了升级开发,年底之前我们新一代独有的底盘技术就能完成。

我们现在对之前的柴油公交车进行油改电,计划明年初拿出样车.......

而在插混技术研发上,因为有了陈总您的路线提醒,我们成立的技术团队进展很快。

采用了P1+P3的构型,可以实现EV行驶、串联和并联的技术特点已经形成理论系统。

我们现在正在根据您的要求,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专利。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电机和发动机的功率问题了,电机和发动机的功率将影响到我们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我们现在正在招聘相关的技术人员,同时研发电机和发动机.......”

听完汇报后,陈长流又视察了厂区和研发中心。

现在厂区在陈延峰到岗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仅是在卫生上,连厂区环境都好了不少。

各个车间的设备也都在忙碌的升级改造。

虽然没有生产任务,但一线的600多名工人也没有闲着,都把所有精力用在了试验车上。

工资足额发放,并且有了一定的提高之后,所有的员工工作积极性都不一样了。

因为陈延峰把种花家的工作习惯拿了过来,工资管够也比别人高,但是那些耍滑不认真工作的,嘿嘿,开了没商量。

刚开始一两个月不少老油条还想摸鱼,陈延峰不管你的资历有多高,开了没商量,把劳动法规定的赔偿金都给足,让这些人告都没地方告。

这个时候所有人才知道现在已经不是体制内了,心态才改变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