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2章 干妈来了(1 / 2)

八月末,燕京城里暑气未消。

新街口外大街那处熟悉的院落里,眼下,静得能听见树叶落地的声响。

李乐跟在惠庆身后,像怕惊醒什么,轻步地走进那间书房。

书山依旧,只是桌后那张藤椅空了。案头镇纸下压着未写完的手稿,钢笔斜搁着,却再也无人握起。

桌案正上方悬挂着一幅黑白遗像,镜框里,老人面容清癯安详,眼神温和睿智,仿佛仍在微笑着注视着满屋的书香。

凝视片刻,李乐的目光忽然落在窗棂上尚未褪色的一张桃符。

那是临去伦敦前,来看先生时,先生写的“脚踏实地”。

墨迹洇开些许,此刻却刺得他眼眶发酸。

“先生之前就反复叮嘱过,”惠庆的声音低沉而平静,带着一种克制的哀伤,“若真有那么一天,务必一切从简,外地学生遥寄心香即可,莫来,徒增烦扰。这是先生的本意,也是遗愿。所以,才没让你回来。”

李乐默默点头,虽然明白这是先生的淡泊与体恤,可没能见到最后一面、亲送一程的遗憾,像一块石头压在胸口。

惠庆说罢,便又从书架深处取出个信封,递给李乐,“住院期间,精神尚好时,先生写给你的。嘱托我,等你回来,交给你。”

“给,我的?”李乐一愣。

“嗯。”

伸手接过,展开信笺的手微微发颤,白色信纸,几行笔墨。

“乐孙如晤:兜里铜钿,可增至七十块否?行路着书莫懈怠。俯身接壤处,自有真章来。”

“学问之道,首在接地气,勿做庙堂空谈客,亦莫为乡野糊涂人。书生情怀与土匪实干,当合一炉而冶之。”

“汝有慧根,亦肯实干,当以行己有耻自勉,以田野为砚,社稷作笺,写民生之真章。”

再看落款日期,距离先生再次入院不过旬日。而这些词句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李乐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那辆南行的绿皮火车。

车厢里,窗外江南水乡的景致飞逝,先生靠在铺上,手捧书卷,谈笑风生。

他说书生空谈误国,土匪蛮干亦不可取,唯有心怀理想又能俯身实践者,方能为社会谋点滴之变。

想起在松陵乡下,顶着日头跟着先生和师伯苏延中走村串户。

先生腿脚已不甚灵便,却坚持要亲自看乡镇、问村民生计。

在一户农家小院里,主人家端出酒酿,先生欣然小酌,用地道的吴语与老农拉家常,笑声朗朗,毫无隔阂。

先生拍着他的肩膀说:“看,这就是我们的田野,学问,是在这活生生的土地上长出来的。”

在松陵镇的中巴车上,先生摇着蒲扇,汗珠顺着银白的鬓角滚进领口。

车窗外的稻田翻涌着绿浪,先生的声音混在蝉鸣里,“当年我写书,只道乡土衰败因在土地制度。之后才明白,城乡本是血脉相连的共同体。”

说着,便攥紧李乐的手腕,力道大得不像九旬老人,“你们这代人要搭建新桥梁,别学我花半辈子才从乡下走进城。”

还有那晚在衡山宾馆,先生拄着拐杖,两人至月季园时,“今日钱公夸你说得通透,可记得他最后嘱咐?”

“钱先生说,别做只提问题不谋解决的书生。”自己回道。

晚风送来花草甜香,先生镜片上,底映着廊灯暖光。

“我补半句,更别当只会抱怨现实的莽夫。真正的学者要如大江大河里的桥墩,上半截迎着风浪立得端正,下半截埋在泥泞里扎得牢稳。”

“发现问题只是起点,找到路,哪怕只是试着走一步,才是我们该做的。小子,莫怕错,莫畏难。”

李乐将带来的一束白菊端正放在藤椅上,

就听道惠庆又说道,“先生看了你们仨的论文大纲,开玩笑说你们这是钻瓦砾堆找蛐蛐儿,还说等你们写完,就挂他的通讯,省的一些人以后唧唧歪歪,想找茬,他不介意找他们聊聊。”

“噗嗤~~~”李乐倏然失笑。

又想起那年在南园宾馆,整理问卷到深夜时,先生披着睡衣来敲门,端着碗绿豆汤笑他和苏师伯,“要做粪金龟,专在生活最腌臜处掘真金。”

白瓷勺磕在碗沿叮当作响,老人孩子气的笑脸犹在眼前。

窗外,蝉声忽歇。

一阵穿堂风掠过,书案上的稿纸沙沙轻吟。

李乐站定,和惠庆一起,对着藤椅深鞠三躬。

阳光透过窗户,在他背上烙下交错,好像第一次见先生时,拍着自己的肩头,“后生可畏,莫负这让人羡慕的身板儿。”

走出院门时,李乐突然驻足回望。树影在粉墙上摇曳如泼墨,许久,长舒一口气。

惠庆看着他,看到了那年轻面庞上迅速褪去的悲伤和重新凝聚的力量,微微点头,低声道,“先生一生所求,无非是学问能有益于斯土斯民。路还长,好好走。”

“嗯。”

“走吧,给我说说,你在那边都学了些什么东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

。。。。。。

李乐灌了一大口凉透的浓茶,皱了皱眉,叹口气道,“您是不知道那边什么章程,那老太太,见我就扔催命符,笔记、理论框架、下周组会的预演.....还有森内特那老狐狸,笑眯眯就把我推火坑里了还有您这边的东西,一点没减,我都想着能不能分身。”

说完,俩手手指头交叉着瞎比划,嘴里还念叨着,“卡丐妈吸孬集资!”

惠庆正从烟盒里捻出一根烟,烟身上写着825。

慢悠悠点上,深吸一口,青烟缭绕中瞥了李乐一眼,

“自作自受。非要挑战极限,怎么样,伦敦的雾没把你脑子熏清楚点儿?”

李乐嘿嘿着,“您就别挤兑我了。”

“不是挤兑, 我是怕你两头不落,两头空。”惠庆冷笑一声,弹了弹烟灰。

“学校这边,学分、开题、中期、答辩,论文盲审、答辩委员会,哪一关是吃素的?要求就摆在那儿,达不了标,谁也没辙。”

“LSE那边卡你,顶多拿个MPhil灰溜溜回来,这边要是毕不了业....”惠庆意味深长,“你这双料博士,可就真成双料笑话了。沉住气,别到时候竹篮打水,连个响儿都听不着。”

“哎,自己选的,就是屎也得吃哇,不过您放心,两边我都不会撂挑子。”李乐搓了搓脸,身子又往下出溜出溜,摆出个不能反抗就享受的姿势。

“行了,别装死。”惠庆换了个语气,“说说,在那边还开什么眼界了?克里克特教授能带你去见哈贝马斯,倒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