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章 蒸汽犁田机,大明科技树歪了(2 / 2)

至于小的,本官在想,能不能用在风轮推力取水车和代耕上面,如果可以,那绝对能提升百姓劳作的效率。”

说到这里,范景文站了起来,兴奋道:“诸位当知道,有些地方不是没有水,是因为水在低洼处,无法送到农田之上,

如果蒸汽机可以用在取水车上,那多台接力,是不是能将数十米下的水送到数十米高的农田中?

若是用在代耕上,代替前面的两个拉着代耕的人,效率会不会更高?

人力用耙耢、铁锹、锄头翻地,深度根本不够,因为力气和效率的问题,但若是蒸汽机代替人力,那能翻的更深一些。

耕地如果翻的深一些,能将下面的土翻上来,有几大好处,一是去除杂草根部,来年就不用花大力气除草了,杂草就不会跟稻子抢肥力了,

二是将下面的虫子等等都翻上来弄死,如此稻子根部就不会被虫子吃掉了,

三是土壤松软一些,农作物能更好的吸收水分,利于生长,

四是将下面的土壤翻上来,因为往年用的农肥有部分都渗下去了,但农作物的根可能扎不到那么深,就吸收不到,深耕后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这一点我想百姓们应该都知道,但他们却是无法做到。

因为他们的时间、精力有限,根本做不到深耕翻土,如果能做到,我估摸着亩产能提高七八升……甚至一两斗都是可以的!

除此之外,耕地速度也会更高,原本人力代耕一天二亩,用蒸汽机的这种一天能不能耕个三五十亩?

空出来的时间,我们或许就能实施年前农业研究院耿荫楼那本《国脉民天》中的亲田法了,也能提高产量了!”

咦……

众人眼睛猛地一亮,双眼在范景文和王徵两人身上来回的轮转,满脸的希冀之色。

“范尚书的这个想法很靠谱呀,不愧是主管工部的!”

“不止这两样,如果能实现装在代耕上,那就能装在马车上,到时候一天能不能走个三五百里的?”

“咦,这个倒是有可能呀,能带动苍山战船,那就能带动马车,到时候将马车串在一起,十几二十个车厢,一趟能带百十来号人,用来短途运输!”

“运人就白瞎了,运送军需、兵器等等的,这才是正道!”

“都行,日行三百,夜行两百,什么千里马都得靠边站!”

……

众人议论纷纷,连崇祯都被范景文的设想给整的一愣一愣的。

随机脸色古怪了起来,自己到来后,大明的科技树好像歪了……也不对,是犹如雨后春笋噌噌的往上长着,先是杂交水稻,刚刚导弹雏形,铁船等等。

这算了,现在倒是打起抽水机和犁地机、蒸汽马车的主意了。

不过若是能实现,那绝对是一大进步。

但他不是对科技研究懵懂的群臣,深知道这几样东西的难度有多大。

不是他悲观,以他对大明如今的工业基础判断,蒸汽机犁田机在二十年内想都不用想。

不待王徵说话,户部尚书毕自严轻叹了一声:“范大人,您这设想和本官想的差不多,刚刚见到蒸汽机的时候本官就想问了,可还是忍住了,您可知道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