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到底谁是竹下俊?(1 / 2)

于崞县作战,有先天的优势。

丁伟曾带人,伪装成日军进入县城冲杀了一轮,抢走了独立混成第三旅团的军火库,也属于一波打废了该旅团的主力。

对城内情况比较熟悉,方便特战队提前了解作战思路。

同时令孔捷的崞县支队,拆分部分兵力,佯攻代县。

代县在崞县的西北部,鬼子一定会派出机动兵力支援。

重炮中队火力强,但缺点是机动性差,即便有牵引履带车,也绝不会轻易出动。

调出崞县步兵主力,以特战队潜入,瓦解掉2个重炮中队。

这叫指东打西。

迅速制定了战术,为了保险起见,丁伟单独派出骑兵团,准备投入到代县周边机动。

一旦鬼子派出的兵力过少,机动兵力迅速吃掉它。

保证一件事,一定要把崞县驻防的所有步兵主力给吸引出去,留一个空壳子放给周卫国。

临行之前,丁伟单独嘱咐周卫国。

“若没有机会,不必强行,率先保证兄弟们的安全,夺取火炮的机会还很多。”

“放心吧司令员,我懂。”

特战队两个作战队,在周卫国的带领下,纷纷潜入山林。

孔捷这边奉命,向代县用兵,安排3个主力营,顺滹沱河向东北进击。

代县守军不多,只有800多日伪军,日军兵力也就四五十人。

并不是重要的县城,留守的伪军多,日军少。

从代县往北,属于驻蒙军的驻防范围,从这里往南属于第一军的驻防范围。

冈部直三郎跟岩松义雄有了矛盾,使得代县驻防的兵力更弱。

这座县城,也处在了可放弃的位置上。

若是前几日,第四军分区打也就打了,鬼子坚守崞县,不会过问小小县城的问题。

但这两条,刚刚调过来2个重炮中队,拥有8门榴弹炮后,使得日寇自信心暴涨。

八路还敢来犯,自是不能放过。

汽车、摩托车运输一个大队兵力,率先向代县方向支援。

重炮大队长高桥少佐,拍着胸脯保证,若是遇到支那军,重炮随时可以支援战场。

杀鸡焉用牛刀,几炮下去,足够平息任何人。

一般的炮兵大队,辖三个中队。而重炮大队,只辖2个中队。

说明什么?说明一门重炮所带来的威慑力,远远超过其他的山野炮。

作为重炮大队的队长,高桥很是骄傲。

他一直不能理解,为何会有游击队的存在,一炮下去,四海升平,哪来诸多烦恼。

典型的愚蠢家伙,山区道路崎岖,重炮只能在平坦地带显显威风。

真到了山沟里,一门150毫米榴弹炮,全列4吨重的家伙,谁搬得动?

找天照大神来吗?

这可不是山炮,拆解后,一匹马都能驮着。

实在不济,几个人抬也能抬上去,寻找合适的位置组装。

重炮应该用于平原交战,亦或者攻城掠地,就不是山地能玩的东西。

屡次山区扫荡,也没办法安排重炮登场,一炮打下去,打在空荡荡的山坡上,都不够炮弹的费用。

崞县尚有2个步兵大队,以及宪兵、伪军,加起来也有两三千兵力。

如今又有重炮两个中队加持,只要坚守,以八路的火力打不下来。

负责独立混成第三旅团的,是独立大队长横尾阔,以一个大队长的身份,暂时指挥独立旅团。

通讯兵传来新的求援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