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安排(1 / 2)

江枝欠账不单为拖欠手书,还因为的确没有多少钱!

她这一年忙得团团转,又是嫩苞米,又是卖蚊香驱蚊液,还卖粮,实际上身边只有一百两银子,要买地再办药坊是不够的。

外人眼中,徐家村家家起房造屋,户户都有口粮填肚,是因为村民团结一心。

殊不知这一切的背后,江枝贴了不少钱。

之前卖蚊香和嫩苞米的钱全花在徐家村了。

修房和雇人做蚊香,给村民拿高额工资实际就是扶贫项目。

江枝做这些事情是有原因的,别人是为利,讲究闷声发大财。

她需要名声,要让自己这个徐家江氏赫赫有名。

只是一年,现在的徐家村已经在梨花镇,乃至平川县有了风头。

有了工分和黄荆条子,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鼓舞下,徐家村的村民更是对自己“尊敬佩服”(管教有方)。

风浪越大鱼越贵,众目睽睽,以后谁想攻击伤害自己,就必须得站到阳光下,光明正大的使阳招。

而且只要药坊一建,章县令必定舍不得这个摇钱树,自己也能有谈条件的资本。

章县令一走,刚刚看似平静的徐家村顿时喧闹起来。

徐根生追着江枝屁股后面问:“江婶子,高县令来说什么?夸我们村的新房子没有?”

江枝无奈:“那是章县令,章县令夸奖我们村了,说徐家村人杰地灵,不仅团结友爱还热情好客,要请他吃饭!”

徐根生嘿嘿笑:“我媳妇那时候不知道是县令,胡说的,等我给她说是县令老爷,她吓得钻进猪圈不出来。”

皮氏一开始不知道穿着常服的“高官爷”是县尊,还大着胆子请人吃饭。

等徐根生告诉她来的是头冒紫烟的县太爷,一向胆大的皮氏顿时吓到了,装着铲猪屎,一头扎进猪圈就不出来。

口中还道:县太爷我那一句只是客套话,你可别来了,我怕你真吃饭!

夏秀才家也有点乱!

夏母看着从驿站回来就坐卧不安,在屋里不停打转的儿子很是担心:“书言,可是县尊说你什么了?你别放在心上,现在我们过得好好的,啥事都不要担心。”

夏秀才激动道:“娘,县尊夸我了,县尊夸我了,县尊说得对,我心性不够坚硬,不该计较得失,更不该听信别人评说,也不该一心为官。”

夏母摸摸他额头:“儿子,你没发烧吧!”

儿子寒窗苦读十余载,为的就是有朝一日金榜题名,登阁入相,这时候怎么又说不当官了?

夏秀才拉过娘子惠兰碎碎念着:“县尊说我教化有方,以后我就教书育人!”

生活在徐家村这个夸夸群里,夏秀才的心情已经平稳很多,可以跟人日常对话,还能跟县令下棋。

但这些农人的夸赞肤浅而单薄,虽然真诚热烈,始终如同隔靴搔痒,远不如县尊的几句话如重锤入骨入心。

撕开那层伪装的虚壳,放下一直压在心上的石头,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夏秀才此时如同三伏饮下甘露,数九天一碗热姜汤,早已经心情愉悦,都不用江枝再开解。

他在家里对妻子母亲絮絮叨叨,把一直憋屈在心上的话说出来。

江枝也不耽搁时间,先找到田贵和其他几个人,说自己已经从县衙拿到青泉湾,约好初八一起去看看,还要商量怎么修建药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