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发洋财(2 / 2)

“这个计划,上级同意了么?”

“我提供准确的情报,还有足够多的物资,这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上级没理由不同意。”

谢轩的提议,由城工部转达给第三师后,第三师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他们早就想对高沟和杨口的日伪据点动手了,得到城工部的情报和建议后,简直正中他们的下怀。

第三师的副师长黄振中在师部,兴高采烈地说道:“我们正愁没饭吃,城工部的同志就送来了锅碗瓢盆,还有好酒好菜,只等着我们下锅炒了,高沟、杨口这两块肉,我们吃定了。”

接下来,黄振中亲自布置作战命令:新四军第三师第十旅四支队和第七旅二十团等部,在地方武装及民兵配合下,对高沟和杨口两处守敌进行各个击破。

利益于精准的情报,只用了三天时间,就连续攻克高沟、杨口等14个据点,全歼守敌伪军一个旅和一个大队,计2000余人,同时毙伤出援日军140余人。

攻克据点后,新四军缴获大量军事物资。

地方武装和民兵的主要任务,除了带路就是搬运物资。

后面狙击来援日军,主要也是为搬运物资留出时间。

日军见高杨的枪声没响,这才停止增援。

高杨战役后,日伪东海至淮阴公路及盐河交通线,直接暴露在新四军第三师的攻击矛头之下,敌军心更加动摇,伪军反正日益增多。

谢轩手底下的保安大队和清乡大队,时不时就有人莫名失踪,后来一问才知道,竟然跑到根据地当新四军去了。

苏北抗日形势一片大好,谢轩为了维持表面清乡的政策,不得不又与新四军演了场戏。

他亲自带着保安大队和清乡大队,在小林师团的配合下,搞了几次军事行动。

虽然没夺回高沟、杨口据点,但声势也搞得很大,与新四军的战斗异常“激烈”,连日军都称赞,苏北清乡主任公署的部队,战斗力很强,比和平建国军要强多了。

战斗结束后,黄振中组织部队清点物资,这才知道发了个洋财。

光是粮食就有五千多吨,还有十几万发弹药,足够新四军好上大半年的了。

至于其他物资,也是数不胜数,比如说军鞋,军衣等,足够第三师每人弄一套的。

只是新四军不喜欢日伪军的服装,哪怕自己的军装再破,也不愿意换上新的日伪军装。

黄振中向师长建议,请城工部想办法,拿到陈家港的情报,对第三师嘴边的这块肉,他们早就想动手,只是想找一个合适的机会。

陈家港东濒黄海、北依灌河,是灌河下游最重要的港口,由税警总团把守,周围驻有少量日军。

但港口有海船,还有日本的机动船,想突袭陈家港问题不大,但要拿到下陈家港,就比较困难了。

就算拿下陈家港,以新四军目前的实力,也很难守住,所以,攻克陈家港,最重要的还是陈家港堆积如山的物资。

第三师需要准确的情报,才能获取最大的利益。

如果拿下一个空的陈家港,对新四军来说没什么意义,毕竟,攻克陈家港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谢轩接到城工部转来的电报,自然知道第三师的用意。

什么时候才是最合适的时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