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疑问与解答(2 / 2)

不愧是皇帝中的翘楚,目光实在长远,竟然想到了绝对的平等就是不平等。

精通帝王心术的人,何尝不是精通屠龙术呢?

只不过是将屠龙术反着练罢了。

“贫道并不倡导绝对的公平。”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贫道要让所有人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并且产生价值,喜欢做木工的就去当工匠,喜欢做菜的就去当厨师......而非如今这般,奴世代为奴,贵族世代为贵族。”

刘彻摸着下巴,这个解释倒是勉强可以,前提是忽略了面对的巨大困难。

真要这么干的话,不说天下俱反,那也是差不了多少的。

所有世家都会视张角为仇敌,因为他是要挖世家的根。

这个恐怖的怪物一定会狠狠扑向张角,就看谁的手段高明了,不过刘彻更看好世家。

就算是他贵为皇帝,对世家也只能玩玩平衡之道,刮刮他们的肉,不敢动世家的根本。

刘彻思片刻,再问道:

“怎么保证原本是普通人的人,在拥有权力后不为自己谋利呢?须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在贪这个问题上,哪怕是朕威望最高时都解决不了。”

“不,应该是谁都解决不了,无论是朕,还是先秦时的诸子百家,但即便是圣贤的智慧都想不出解决办法,以儒家圣贤为例,他们穷尽一生,只想出一个不算答案的答案,那就是教化,将天下人都教化成仁人君子。”

“你们道家和西方的释家也差不多是这个道理,儒家君子,道家真人,释家成佛,不外如是,可这压根就做不到。”

简单的话语直指问题核心,人性本贪,刘彻深有体会,因为他的反贪力道不可谓不大。

将全国分成了十三个监察区,并各派出一名刺史,对地方的豪强、官吏进行监督和巡察。整个监察体系独立于地方,不受地方权贵的干扰,直接听命于中央朝廷。同时,鼓励吏民越级上书。

又改革任人政策,推行察举选官方式,下令各郡国守相、二千石官员设立“通晓儒家经典”这一标准,每年推荐孝、廉各一人给朝廷,经考核通过后任官。

并且均以重法惩治,即便是皇亲国戚,或则高官显贵,一律严惩不贷,例如丞相李蔡、庄青翟、赵周、公孙贺、刘屈氂等,大多因贪贿之事而遭诛。

有的甚至产生连坐,祸及其上司或下属,除此之外,更有祸及家人还有子孙后代们,三代以内都不得入朝为官。

可以说是机关用尽。

这般的反腐力度,还是有贪腐现象产生。

刘彻很好奇张角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