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大昭的新招数(1 / 2)

码头的广场上,货物的装卸已经接近尾声。

薛荔找到吴山长和副山长徐淀,说了自己的计划。

由两位山长出面,把万松书院的学子们集中起来。

挑出了几个能言善辩的学子,临时组成了辩论小组。

就辜墨这件事进行一场辩论。

事情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当年十岁的辜墨,如今已人近中年。

所有证据都已经湮灭在时间长河里。

就是经办这件事的墨家人也七零八落,有的甚至已经做古。

要想找齐证据来证明辜墨的清白,谈何容易?

那就辩吧!

把事情摆在明面上,大家讨论。

灯不拨不明,理不辩不清。

或许集思广益,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辩论空前激烈。

都是文人的嘴,一开场便刹不住。

干了一天的体力活,手软脚抖的学生们,就索性盘腿坐在地上,像泼妇骂街似的吵。

认为辜墨无辜的,从蛛丝马迹分析。

“辜先生当年偷偷进入藏书阁,定然是精神高度紧张,怎么会在里面睡着?”

“必定是他进入之时,楼内某处已经起火,他吸入了令他窒息的气体才会昏迷过去。”

“还有,当时又是谁把辜先生从藏书阁带出去的?那人的嫌疑比辜先生更大,为什么不查他,只查辜先生呢?”

“据我所知,墨家研习机关之术,因为要用到大量的木材和铁器。所以墨家的主楼修在了一处铁矿脉上,极易导致雷击。”

“在墨家的历史上,前前后后都有一百二十多次大的雷击,损毁的建筑也不计其数,难保藏书阁不会因为雷击起火……”

对方辩驳:“怎么才能证明是雷击起火?”

“官府水龙队经常参与灭火,只要虚心向他们请教就能知道是不是雷击起火。”

“真心要查一件事怎么能查不出来?当年墨家只不过就是不负责任,懒得去查罢了!”

墨长老在底下观众席里面,也学着一众学子盘腿而坐。

听着众人一句一句说话,脸上神情凝重。

薛荔看着墨长老的神情,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墨长老在墨家很有话语权,只要他想,就能重启对辜墨事件的调查。

大家提出的这么多疑问,就是一个个突破口。

只要肯查,迟早能还三师兄一个清白。

她也算帮到了师兄。

但很快,薛荔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那群学子他们刹不住车了!

“其实我认为,辜先生不回墨家更好。没有门派的约束,不必遵守大家族那些陈腐的规矩,他反而更自由,更能把技艺发扬光大!”

“如果辜先生现在还在墨家,他一定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

于是,辩论话题就从辜墨是不是被冤枉,跳到了没有门派的约束会不会更成功上面。

说着说着就说到资源共享的问题。

“如果墨家的藏书阁能够敞开供人浏览翻录,而不是藏着掖着。那么即使藏书阁被毁掉,它里面的书籍也有备份,不至于全部被毁。”

话题再升一阶,说到了中原的门派内耗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多大的损失……

“墨家为什么不对外公开藏书阁?就是因为有门派之争!”

“假如没有门派之争,所有人把相互争斗的劲都贡献到国家发展上面去,那难以想象大昭会是怎样一幅强盛景象……”

薛荔:“……”

目瞪口呆。

再说下去就要涉及到朝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