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广陵造船(2 / 2)

其实古人造船一般不太重视航海性能,但大宁因为海外贸易繁荣,也对造船业产生了一些冲击和推动。

之前水师常用的楼船、艨艟、斗舰、走舸和游艇在内河倒是畅通无阻,可一旦出海遇上大一点的风浪,便很容易发生颠簸,到时别说作战,就连自保都有些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海鹘船便应运而生,它采用头低尾高和前大后小的结构,如鹘之状,舷下左右置浮板,形如鹘翅,如此一来,船的稳定性便得到了极大的保证,即使在海上遇上再大的风浪,也不会发生倾侧。

除此之外,船舱的左右都以生牛皮围覆成城墙状,以防止巨浪袭来打碎木制的船体,还可以防止敌军火攻。

牛皮墙上还要再加搭半人高的女墙,墙上分布有弩窗舰孔,以便水军攻击敌人。

总而言之,相对于之前的各式旧式军船,海鹘船不仅航行更稳定,战斗力也更强,这也是为什么宁怀帝放着原来水师那么多军船不用,而是大量建造海鹘船的原因。

不知过了多久,萧恪突然看向那些船匠,笑着问道:“我想乘这艘海鹘船,你们谁可为我驾船?”

“我!”

“我!”

“我!”

一听大将军要出海,这些船匠顿时一个个都跃跃欲试,纷纷振臂高声响应。

毕竟这些海鹘船都是他们亲手建造的,对于他们而言,这些海鹘船就像是他们的孩子,他们当然让大将军见识一下他们造出来的船只有多出色。

最终还是都船令申雍出面,点了一百名驾船技术最好的船匠,由他们驾着海鹘船带萧恪一行人扬帆出海。

随着众人登上海鹘船,甲板上顿时忙碌起来,随着船帆挂上,缆绳解开,海鹘船慢慢离开了港口,驶进了蔚蓝色的大海中。

今天海上的天气并不算太好,微微有些风浪,可海鹘船却是航行得平稳异常,船上的人并没有多少颠簸之感,萧恪甚至还有闲情逸致观赏起了围着船只盘旋的海鸥。

老将姚襄不知何时凑了上来,迟疑了片刻,还是低声问道:“不知道大将军打算让谁出任水军都督?”

萧恪看向姚襄,笑笑道:“莫非姚将军想要毛遂自荐?”

当初决定要重新建造这些海鹘船之时,萧恪便在淮南一带招募了一万水兵,在九江郡的巢湖之中日夜操练。

但对于水军都督一职,萧恪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

虽说“北人善马,南人善舟”的说法有一定片面性,但萧恪麾下的将领都是北方人,确实没人能带得了水军。

但萧恪知道水军都督一职的重要性,历史上曹操之所以输了赤壁之战,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就是因为中了周瑜的反间计,错杀了精通水战的蔡瑁和张允,用不通水战的于禁和毛玠为水军都督吗?

大家都是权臣,曹操犯过的错误,萧恪当然不会再犯一次。

姚襄虽然是丹阳郡人,但他一直统领的是丹阳兵,并不通水战,萧恪自然不会将新成立的水军交给他。

姚襄也知道萧恪是在调侃自己,便笑笑道:“大将军说笑了,末将从未统领过水军,更不通水战,若是厚颜自荐,不是坏了将军的大事吗?”

说到这儿,姚襄顿了顿,随即脸上露出一抹奇怪的笑容:“不过末将倒是知道有一人,乃是水军都督的不二人选,只是不知道他愿不愿意为大将军效力。”

“哦,姚将军说的是何人?”

萧恪一听不由来了兴致,当即追问道。

姚襄却没有直说,反而转身望向了陆地的方向。

萧恪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目光有些若有所思。

(希望这章可以顺利过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