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先帝遗旨(2 / 2)

话语微微停顿,她推着自己的皇儿,向内殿的方向使劲推,“陛下定然还等着与我儿说话呢!瑾瑜,去!你快些进去!你父皇等着你呢!若你不能见到他最后一面,他会死不瞑目的……”

这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一道声音,来自皇贵太妃陆氏,先帝时期宠冠后宫且十五年如一日盛宠不衰的陆皇贵妃。

太皇太后即当时的太后闭目静坐在一旁,手里念着佛珠,双唇微动,念念有词,似在祈求佛保佑。她虽贵为皇族大家长,但毕竟是继后,不好过多插手仅相差几岁的继子的后宫之事,只得任其哭嚎。

很快,那扇宫门再度开了又关,先帝心腹原忠缓缓走出来。

原忠一出来,所有人不禁向前几步蜂拥而上,多亏有护龙卫控制场面才不至于混乱。

事已至此,容岑便将手中玉帛递给原忠。

后者恭敬地接过,先颔首低眉向捻佛珠的太后行礼示意,又环视四周,把各位后宫娘娘及皇主子们的神色悉数纳入眼底,语气不卑不亢,嗓音不大不小,“奴才奉圣命来宣旨。”

一时之间,行宫里前所未有的安静,落针可闻。

这关系到大胤王位的传承,更关系到在场诸位的身家性命以及往后余生何去何从。

原忠一字一句念遗旨,最初是先帝生平但占比不多,类似自传,将皇后一笔带过,多次提到皇贵妃及诸位皇子女。其中提及次数最多的是容岑和容祝,到后面已经大篇幅都是讲容岑了——

『容岑,字云期,性温良,且忠善。乃朕嫡出,生于黎明晨曦,时东方彻亮,云霞龙凤呈祥,是为天降吉瑞。朕甚喜,大赦天下,举国封赏。

岑幼时嗜学,勤勉好求,造诣极高,国师数赞叹,皆曰“国子无双”。待及十岁生辰,朕国宴酩酊大醉,乃拟密旨,册立储君。

岑孝,朕言则听,然意见相左,必直指。若朕不允,岑则不止。朕允,岑乃止,并连连行礼致歉,礼数极全。岑温顺,恪守子职。

岑随朕前往皇家狩猎,巧遇山贼横行,救孤女。某年时夏瑞雪成灾民不聊生,南浔难民北逃,久难治理,岑自请南下救灾济民,吾儿聪颖擅术,驭下有道,治理有方,大胜归京。

后南浔使团访胤,使者欲求岑联姻,朕甚喜爱之,不愿为家国牺牲吾儿幸福。故有荣封太子祝此等下下策,打消南浔联姻意图。吾儿岑委为熠王,朕病重,特命其监国。

岑温润如玉,却天生皇族气势,治国理政好手腕,不畏强权,悄然将旧贵族势力连根拔起,处事不惊,有条不紊。

然宫殿意外走水,长女文蕊毁容,朕心甚痛,复又一病不起,缠绵病榻。昨夜朕于吾儿殿中遭毒害,劳体重创,命护龙卫查知,前后悉数竟皆为手足戕害!

朕怒火攻心,已知时日无多,今当远离,临表终言,传位于吾儿熠王岑。鹤忝摄政,特任镇国公温夔、辅国公孟鼎、贤相闻人墨、帝师虞恒、户部尚书百里桑及工部尚书陈建仓等顾命大臣,辅佐新帝,莫生二心。惟愿吾儿励精图治,建大胤繁华盛世。』

“熠王……怎么可能?!原忠你睁大眼睛看清楚,究竟是熠还是熙!”陆氏难以置信,她真的不相信陛下最终的决策会是如此,她不相信,状似癫非癫,娇软嗓音顿时尖锐,“原忠,容云期到底许了你什么好处?你不惜以命相搏冒大不韪与他合谋假传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