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收获(1 / 2)

姜榆的话让在场的众人都目瞪口呆,实在是太出乎意料了,里正最先反应过来,他清了一下嗓子道,“阿榆,你的情况我们都知道,也能理解,别的不说,就你现在分给大年的这些已经是咱十里八乡的独一份了,大年这孩子懂事,他会感恩的。

“对.....对对,娘,你的银子我和大暑绝不惦记,那都是你辛辛苦苦挣的傍身银子,我们要是连那些东西都惦记,就太不是东西了!”大年说的义愤填膺,让姜榆汗了。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她不是这个意思的好不好,不过她也没过多的解释,就怕越描越黑。

还是接着分家吧,粮仓里的粮食原主只留了一家人的口粮,其余的都卖了,她穿来后也没吃太多,现在玉米面还有三百斤,小米三十斤,杂粮加起来有个七八十斤,大米原来的吃完了,不过她这次回来又买了三十斤,每样都分给了大年一半。

碗筷和农具也分出了一份,现在院子里的家禽都是郭氏的,原身原来喂养的都进了他们的肚子,也就不分了,骡子大年用的时候随时来牵,今年这一茬要种的粮种姜榆也会提前给他们准备好。

一口气说完,分家文书大暑也写出来了,给在场的人念了一遍,都没有问题后,又誊写了两份,里正拿一份,姜榆和大年各一份。

晚上再吃一顿团圆饭,这个家就算是彻底的分了,姜老汉要留里正在家里吃饭,被里正以家里还有事给婉拒了。

汪氏好久没回来,还有些不适应, 现在这个家里连她的房间都没有了,身上的包袱无处可放,她把求助的目光看向大年,奈何大年这一会情绪低落,根本就没注意。

还是大暑看出了她的窘迫,开口道,“大嫂,包袱先给我吧。”

汪氏感激的看了一眼大暑,自己一直背着个背包袱都要尴尬死了。

晚饭蒸的野菜包子,里面放了很多的油渣,香的不得了。

大年和汪氏吃的都很满足,特别是汪氏,她在娘家的时候就听说了自己婆婆买下人的事,今天见到了,这心里很不是滋味,虽然四个人都是一口一个大少奶奶的叫着,可她心里门清,这些人都是婆婆的,今天出了这个门,就跟她再没有任何关系,想到这她突然就觉得手里的包子不香了,好像分家也不是啥好事。

汪氏的那点小心思没有一个人在意,等吃完晚饭,大年两口子就回了自己家。

为了养足精神,迎接明天的大丰收,一家人也都早早的歇息了。

第二日,整个牛头村都沸腾了起来,大家有的拿镰刀,有的拎柴刀,有的拿着麻绳,有的拄着扁担,有的挎着篮子,望着满地的麦穗,各家的家主一声令下,大家便埋头开干。

今天无论是人见人厌的懒汉,还是那淘气的小子,都不能逃过下地干活的命运。

姜榆家的分工很明确,大年、秋子、两个丫头外加一个姜榆,负责在姜榆的地里割麦子,大暑在后面提着篮子捡掉落的麦穗。

姜老汉、姜梧、万叔负责在姜老汉的地里割麦子,郭氏在后面捡麦穗,至于汪氏吗?她啥也不用干,就在伺候好自己,安心养胎就行。

姜榆虽然有原主的记忆,但干起活来还是不适应,刚开始新鲜还行,可割了一会就受不住了,割几下就要直起腰来喘口气,看看离地头还有多远,没多大会,就连一向没割过麦子的小云都落了她好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