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算银钱(1 / 2)

这里的人没地方申请专利,所以就对自己仅有的那一点手艺极为看重,每一个手艺人都有一颗头可断,血可流,技术不能外流的决心。

这里姜榆又要吐槽一件古代有意思的事了,要说不管啥东西的你总归是要问世的吧,问世了就会有人模仿 ,但古人就是古人,姜榆一点也不怀疑他们的智慧,但姜榆鄙视他们的古板。

这里注重传承,就像玲珑阁的这些钗环首饰,上面大多都是有烙印的,就像后世的品牌印记,玲珑阁的在府城名气不大,有权有势的太太小姐就不回来逛,就是来了,买的东些也是送人或者留着打赏,没办法,因为有身份的人都追捧那种传承百年老店。

但若是玲珑阁能推出比南方更新颖的式样就不同了,到时候别说簪花,就是铺子里别是首饰也能跟着大卖。

姜榆心里转了几道弯,侯氏也有了成算,“姜夫人,我看你也是个爽利性子,我也不扭捏,这件事不用跟当家的商量,我就能应承你,你的簪花我们收了,有多少要多少!”

姜榆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她有些懵!

姜榆不知道,今年春天府城刮起了一股戴簪花的风,可玲珑阁的花没卖出去几朵,不为别的实在是样式老气,做工粗糙,别说客人了,她都不想戴。

不过姜榆这次不想做一锤子买卖,在船上待了一天一夜,她现在又累又饿,看着桌子上的点心还挺精致的,就吃了两块点心喝了一杯茶水,拿帕子擦擦指尖,这才开口,“东家娘子,是这样的,簪花呢我这里还有很多的样式,就是路途有些远,不方便携带,所以就先做了这几珠。”

东家娘子给姜榆又续了一杯热茶,继续听姜榆往下说,“东家娘子,你若是对我的手艺满意,以后你们铺子里的簪花由我提供,当然了烙印还是你们玲珑阁的,我只要每根簪花的钱,至于东家娘子要如何卖,那当然由你说了算。”

王侯氏,“行,我同意,簪花你有多少我要多少......”

“等等,东家娘子,还有件事,就是原材料可能需要你们提供一下,我这边门路太少,采购的品质应该没有你们好,当然,材料的费用算我的。”

“没问题,你要什么,等会我让人列出来,保证都是上好的材料。”

细节说好,剩余的就是价格问题,两人经过商讨,簪花以每根五两,三两,二两,一两,六百文,二百文,一百文等根据簪花的大小以及样式做工等来定价的。

最后剩下的就是交货问题,簪花也是有季节性的,到了冬天再爱美也没人戴着朵花出来乱窜,所以交货周期是半个月一次,交货方式是玲珑阁派人去汉口县去取。

当然这也是因为姜榆让出了些许利润的原因。

事情说定,双方签了契书,姜榆也就没再多待,临走时把自己带来的六朵簪花都留了下来,东家娘子要给银钱,姜榆没要,“等下次交货的时候一块算也不迟,东家娘子是聪明人,定是知道如何经营才能带来更多了利润,下次这六种式样,我没种会簪六朵,东家娘子可以让顾客提前预订。”

“我晓得了,谢谢姜夫人提点,后天这时候您来铺子了取材料即可,到时候一定给你准备齐全。”

......

姜榆离开了玲珑阁,不过她也没急着去书局,岁月不饶人,到底年岁大了,昨晚又没休息好,还是先去客栈休息一下再说吧。

姜榆是不急,可人家阅微书局的人急啊,码头没接到人,就只能在铺子里等着,这一等不来,再等也不来两个人如热锅上的蚂蚁,在铺子里转来转去,吓得一旁的伙计大气也不敢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