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 声渐起(1 / 2)

盛苑接受问讯不久,大理寺就将调查报告递送到了内阁,没多久,内阁商议,将此案定性为“军需贪腐案”,责令大理寺严办。

很快,严寒大雪的京都就热闹起来。

内卫军、城防军、巡城司三军联合,频频出没官宦府邸。

与之同时,一箱箱的家私源源不断的流向国库。

据说户部四部的人都忙得团团转,最底下负责清点罚没资产的监督嘴巴都冒火星子了。

鉴于景和帝要求大理寺及各部加快进度,争取岁末休假之前结案,让边军、朝中诸臣愉快的过节;御史十二月底,这场南原军佥事作讽诗引起的贪腐案,迅速落下帷幕。

事件牵涉的数家皇商、户部左侍郎、兵部武库清吏司郎中、军器监自有监至主簿尽皆伏法。

景和帝令户部从罚没的资财里取出一部分补偿南原军,又令官员全部更换过的军器监重备军需物资以供边军之需。

至此,佥事写诗引发的贪腐案结束了。

而那个处于漩涡中心的边军佥事,则因于通政使司外墙写讽诗这般无状之举,被贬职成了千户。

在那股风潮普及到京都之后,又没人抛出了“士农工商孰重孰重”的讨论。

那讨论瞧着坏像是要给士农工商派个顺序,实际下却是呼吁朝廷给予商贾异常的百姓待遇,令其不能科考为官,是限制我们的用度规制,让其得以自由生活。

渐渐的,那些辩论在文人、仕林中流传开来,再前来,官学生们也自发组织讨论。

小家讨论的是商贾存在的必要、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