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解元(1 / 2)

小村潜龙 路边栏杆 3994 字 1个月前

且说众学子们听杨刚说第二场考试应该也是满分,得甲等,都纷纷惊呼起来。

"啊?!"

"如此之难,考得满分,还得甲等?"

"!"

学子们纷纷惊叹,少爷敢这么肯定,那就是假不了了,惊叹过后,学子们又爆发出了欢呼声。

"少爷够彩!"

"少爷威武!"

"少爷无敌!"

先生们也纷纷赞叹,不错!不错!杨少爷从不说大话,说出来的话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他们相信少爷说的肯定错不了。

很快,第三场考试又开始了,这次只考策论杂文和诗赋,没有了贴经墨义题,这是要考察考生的品德修养和治理国家的能力,而诗赋考主要是考究考生的思想应变和文墨功底,策问,论章和杂文都要求写出一千字以上。

杨刚看到,试题有策问题五道,论章题三道,杂文题五道,诗赋题各五道,韵律不限。今天虽然少了帖经墨义,却增加了策论,杂文和诗赋的试题,难度反而比第二场更大,那些靠死记硬背和通记性好的考生肯定会被刷掉。

杨刚在仙念打底之下,综合联互扩展发挥,用了五个时辰把试题解答完毕,查看每题都满意后,签上姓名,酉时一到就提前交卷走人。

三场乡试在十月八日结束了,批阅第三场考卷的时候,几位考官又批阅出一份甲等试卷,综合第一二场的那两份甲等卷,笔迹一样,这三份甲等试卷出自同一人无疑了。

五天后,所有考卷批阅完毕,这次在南竹省举办的三场乡试,批阅出甲等卷三份,乙等卷三十份,三等卷六十份,四等卷九十份,其他都是五等卷以下。这届乡试成绩总体上比上届乡试相差不大,主要是出了一位三场甲等的考生,这样的成绩放在大盛国都是独一无二的,南竹省要出名了,他们贡院和考官也会跟着沾光。

批阅完考卷,主考官召集弥封官,对读官,誉录官,监试官共同印证,现场揭开考生的名字,三份甲等考卷考生的名字赫然入目,签名字笔迹坚挺有力,气概尽显,正是: 杨刚,南竹省南宁州邕西县百棠镇那敏村人。看其应试简历,私塾童生试成绩第一名,县,府,院州试成绩第一名,加上这次,南竹省乡试成绩第一名。

查看了一下杨刚的出身,并非学府学子,只是在杨家私塾读了六年。杨家私塾是什么来头,能出这么逆天之人?再看了杨家私塾来乡试的人数,一共二十三人,中举六人,在众多私塾中也算是出众了,但还比不上知名学府,只是知名学府也难出如杨刚这般人物,真是不可思议。

这次乡试杨家私塾学子的杨长成和杨长财还有三名杨家子弟都过了乡试关,是历届杨家私塾学子参加省试中举最多的一次,他们将于明年的三月份参加会试,以搏取更大的官身。

乡试中举之后只是获得了官身,还不能放官授职,想要当官,还要参加吏部的考察,只有通过了吏部的"书","判","身","言"这四个方面的考核认可,吏部才会授以官职。

所谓"书考",就是考书法写字,看这个人是否"楷法遒美","判考",就是要考生书写指定的文体文章,以考察其"文理优长"的情况,"身考",就是看考生的相貌是否端正,看其"体貌丰伟"与否,"言考",就是看考生是否口齿清楚,看其言辞辩证能力。

杨刚并不想受官任职,他的目标可不是为了当朝廷的官,而是要做南象大陆甚至是天下凡界的最高官,如此才能实现自己的"磊年山梦想",不至于辜负仙念的融合,所以杨刚并没有去参加吏部的求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