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袁平的消息(2 / 2)

他知道这次灌溉要比以前用水更多,毕竟是要把旱田都改成水田,仅仅是靠人力肯定是不太够的,所以他就想设计一个直接用河水的冲力带动的水车。

所以他并没有一开始就把水车做的很大,他先花时间去想了一个办法,然后做了一个小一点的水车在河边做测试。

几轮测试他的方案基本上算是成功后才开始制作大的水车,不过因为马上就要进入冬天了,这个水车要是现在就架上,那么冬天一定会被冻坏的,所以他并没有着急去把水车立马制作出来,而是先让人在靠近水渠的地方做着架设水车的前期工作。

李弘文也去赵大山家以及河边看过了,对于赵大山的设计,他还是挺佩服的。

单纯利用河水的力量就可以把水汲取出来,这个在现代的设计上可能很简单,但是对于一些没有学过专业知识的普通匠人来说,把它从无到有去设计出来还是比较难的。

李弘文就从来没有想过去设计这样的东西,他的想法就是直接用发电机和水泵。

简单有效,但是花钱,而且花的数额很大,不如赵大栓这个只用一些功夫,用一些现有的木材和极少的钱就能够达成的方案可行度高。

这也是为什么赵大山从开始就没有考虑过李弘文这个方案的原因。

对于赵大山或者说对于整个靠山屯的村民来说,花那么多钱买这些机器,成本真的太高了,他们就算是知道李弘文愿意无息借款,也不愿意背上这么大的饥荒。

这是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一个正常想法,不会轻易去背上巨大的债务。

对于这个李弘文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只要是能够达成种植水稻的条件,水车和水泵都可以。

水渠的修建在村里所有人都加入进来之后,速度就快了许多,在十月中旬就正式结束了。

这个时候北三省的气温也开始一点点的降下来了,李弘文和徐婉晴两个人也在筹备着回京城猫冬的事情。

“文哥文哥,之前你让蔡哥关注的那个湘省的研究员打电话过来,说他今天坐车从那边出发,这两天就到咱们这边来!”

就在李弘文跟徐婉晴商量着哪天坐车回京城的时候,有一个三儿的小弟骑着自行车从县城过来告诉了李宏文一个期待已久的消息。

“真的假的?他有没有说坐的哪趟车?几点到?”

李弘文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人都要蹦了起来,连忙追问这个小弟具体的情况。

“具体的车次和时间,蔡哥写在这个纸上了。”

小弟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条递给了李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