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村妇八卦闲谈(1 / 2)

几个人又聊些逃荒路上注意的事项。

村长特意对着乡亲们说:“刚发到的粮食,必定收好,千万不要露出来。”

别的灾民看到有粮食,就算冒着被打死可能,一定过来抢。看不到,还以为是行李包裹,不明晃晃出现,没那么刺激。

刘婆子立即响应:“俺晓得,村长。”乖乖的,白得那么多麦面,而且不是那种最贱的粗粮,算得上中等,虽然比白面差,但村里人也吃不起。

黄毛七感动地说:“李太爷真是大善人,这麦面,俺还没吃过。”刚才情不禁在煮了点,尝尝味,真香有嚼劲,俺没吃过那么好的麦面。

其他乡亲也一样的心情,大户人家就是大户人家,就是大方。

那么好的粮食,给俺们泥腿子吃,真浪费。哎呀,要是平时,肯定把分到的麦面卖掉,换粗粮吃,可多吃好些日子,少挨饿好多些日子。

可惜没有可惜,人肚子饿了,管你好面还是粗面,照样下肚子。

村长又吩咐大伙注意些逃荒的事项,就散会了。

村民不习惯,村长每次开会啰啰嗦嗦,一件事重复三遍不止,怎么今晚那么快讲完的?

村长冷哼一声,跟你们这群泥腿子说那么多干嘛,不听话,一棍子打下去,看谁还敢反抗。

程顾卿回到住宿之处,徐家村活动量少,一大早就到云州府,领了个免费的粥,原地休息等进城的程顾卿。

一个下午坐在原地,编草鞋麻袋,哪里不敢去,所以一点都不累。

大晚上也睡不着,围在一起,缝缝补补。

李太爷不仅送面送肉,还体贴拿了几匹中等棉布。

村长按照人口,分配下去。所以妇女便有布料打补丁。不打也不行,赶路不仅费鞋,也费衣服,这里刮一下,那里蹭一下,一个个窟窿,必须补,再不补,屁股要露出来。

徐大嫂得到三弟妹半只烧鸡,心情愉悦,好久没吃过肉了,而且是平时吃不起的烧鸡,还是大城市出品的,那味道,想起来,口齿生津。

一边补衣服,一边欢快地说:“府城就是府城,这些布料,也比在徐家村的好。”两手拉了几下,结实,一看就耐磨损。

刘婆子第一个赞同,她不用补衣服,这些事交给儿媳干:“比俺家拿货的那些还好,一看就是厚实,李太爷真大方。”

这话得到妇女一致肯定,不是一般的大方,是特大号大方,多好的面,多好的布,还有那百来斤的干肉,还有糖,那得多少钱。

说送就送,一个字:豪!

徐二嫂点了点头,八卦地说:“俺听三弟妹说,李小姐家有山有水,有花园,屋子一间一间地排着,还有两层的楼,哎呀,俺可想象不出来的气派。”

羡慕嫉妒恨,怎么办?

“哇哇,还有2层的楼,是不是像俺们县里的酒楼那样?”马仙婆比徐家村一般的妇女有见识,走街串巷做生意。

有时候还接县里业务,帮人卜卦,虽然进不了酒楼吃饭,但也见过高楼啊。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