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买麦粮(1 / 2)

徐秀才见丁管事态度坚决,也不多说,毕竟他是教书的,不是做买卖的,也不太懂如何能把价格提高。

这个价格说低,的确低,在徐家村的时候,一斤新鲜的冬笋能卖5-6文,至于笋干更贵了。来到牙行这里,竟然砍了一半,不得劲呢。

丁管事看到他们犹豫,认真地说:“各位,这个价,我已经给高了,其他牙行也只会比这个价更高。”

程顾卿思考了一下问道:“丁管事,你们能要多少?”

村里999个人,一人挖几斤,数量都不少。何况挖了很多,晒了很笋干。也不知道牙行能要多少,仙源县是个小地方。

丁管事问道:“你们有多少斤。”

徐秀才说:“我们有几万斤,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全要?”

丁管事听到后,吃了一惊,竟然有几万斤?哪里挖的?自己也好想去挖。

徐秀才解释道:“我们是一个村的,受村里之托,过来卖冬笋。”

丁管事了然,一个村出去挖冬笋,肯定能挖得多。

沉默了一会儿,摇了摇头说:“新鲜的只要两千斤,干的能要一万斤。仙源县是小地方,吃不了太多冬笋。”

其实丁管事能要那么多,程顾卿等人都感到吃惊,他没说谎,仙源县是小县城,不像吉庆府那样的大城市。

可能这里是南边通往吉庆府、吉庆府去南边的交通要塞,他才敢要那么多。至于新鲜冬笋要那么少,恐怕只卖给县里人,笋干能放久点,可以流通到各地。

徐秀才不多想,点头说:“丁管事,我们卖,现在可以运货过来。”

丁管事点了点头说:“徐秀才,我要的货必须跟你们拿来的一样品质,要是差的,我会退货。”

徐老大洪亮的声响响起,拍了拍胸膛说:“丁管事,你放心,俺们村的冬笋,只比给你看到的好。”

徐老大的确没说大话,因为太多冬笋了,乡亲们都挑选大的,嫩的。至于歪瓜裂枣,直接扔掉。

双方签订契约,程顾卿等人告辞。

走到门口的时候,忽然想到什么,程顾卿对着丁管事说:“丁管事,俺们想买些粗粮,不知道你们这里有没有?品质不要求好,只要能吃入口,价格便宜就行。”

徐秀才和徐老大拍了拍脑袋,差点忘记这件重要的事了。

丁管事的儿子丁牙纪问:“有点潮的要不要?”

刚说完,就被丁管事白了一眼。丁牙纪立即闭嘴。

徐秀才拱了拱手,温和地说:“丁牙纪,能吃入口的就行,最重要价格便宜。”

丁管事笑着说:“我这里的确有一批麦子,不小心被弄潮了,之前可是好麦。”

程顾卿快人快语地说:“丁管事,你们有多少,要是能吃进口,不变质没发霉,就卖给俺们。哎,俺们泥腿子,只要能吃的入口的,好不好吃,都行的。”

程顾卿想着,要是麦子没有变质发霉,还能吃,就买回去。用最笨拙的人工方式,像烘干冬笋那么烘干麦子。

丁管事思考了一下,皱着眉头说:“我这边有3万斤,之前都是好麦,收购的时候可不便宜,卖出去也不会便宜。”

徐秀才问道:“丁管事,你给个价格,如果合适,3万斤我们全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