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强硬的姜大人(1 / 2)

厨房传来阵阵饭香,秀才娘子高氏喊了一声:“饭好了,可以吃饭了。”

大家分工合作,从屋子里搬了一张八仙桌出来院子。

人多,在院子升起篝火,一来有亮光,二来取暖。

冬日日趋寒冷,上元县没有盘炕的习惯。稍微有钱的人家用炭火取暖,穷人家烧柴取暖。

出租房里没有炭,只能用柴火。吃过饭后,得早早上床盖铺盖。

程顾卿想着这次回去,开始要组织乡亲们烧炭,等烧好了,送一车过来这边,免得浪费银子买木炭。

大家很快摆好桌子凳子,程顾卿走入厨房,发现里面的灶口全都有铁锅了,而且打扫得干干净净,柴火码得整整齐齐。比当初来的时候天差地别,看来高氏和白氏的确会干活,会过日子的好媳妇。

今晚的饭菜很简单,骨头煲莲藕汤,村里拿过来的油炸鸡块,以及粗面馍馍。

等端出来,汉子们眼睛亮起来了。

特别是在衙门做苦力的四个,嘴里哇哇大叫:“有嫂子在就是好,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弄得高氏和白氏两个媳妇儿不好意思,脸蛋红红的。

也不用分开吃饭,主要是程顾卿在,往上面一坐,甭管男女,都没有男女授受不亲的想法。

徐秀才和许川芎也不是迂腐的,别说一起吃饭,逃难时已经毫无形象地睡一堆了,已经免疫了。

程顾卿作为长辈,夹了一块莲藕,其他人才动筷。

呼噜呼噜地喝着暖暖的莲藕汤,在场的所有人味蕾得到升华,满足极了。

黄毛七夸张地说:“俺好久没吃过那么好吃的饭了,哎,整天风餐露宿,吃得比在村里还差。”

这话另外三个衙役赞同。

押送难民去安置,从天亮走到天黑,前不着店后不着村,只好找个地方露宿,吃的自然随便应付一顿。

等把人交接完毕,又风餐露宿地往衙门赶,一来一回,哪有热饭吃,可比逃难还苦。

这么坚持做下去,全凭铜板支撑,虽然月薪500文,这里补贴一下,那里补贴一下,来来回回,补贴可比月薪还高。

四人自然选择坚持做。

四人是新人,肯定被欺负的,老衙役肯定优先安排他们出差,这么一来,能待在上元县的日子寥寥无几,出差回来后,休息一两天,又要带下一批难民安置了。

徐大牛说:“明天俺们可又要护送难民去安置了,哎,没办法了,俺们是新人。”

徐秀才喝了一口莲藕汤,安慰地说:“只能这样,新来的肯定干些辛苦活。想我当初到县学干活,什么事都要干,刚进去,不做可不行。”

大家好奇地听徐秀才讲述他考上秀才后,到县学做老师助理的事。

总结一句:新人,肯定要吃亏,这是所有行业的行规。你要是想有个性,那就不干,走人。如果没有大佬罩着,老老实实地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