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双赢!(1 / 2)

说服月娥不上山,程顾卿松了一口气,最怕女娃犯轴,一定要上山烧炭,幸好听劝。

领着黄山子,爬山爬了好一会儿,才回到碳窑处。

刚才村长说了刘婆子跟他儿子分别带着两个队伍,从徐家村出发,先向附近的乡镇卖木炭,结果2文一斤,很快卖完。

刘婆子还催促山里赶紧烧制,这个时候卖炭最合适,是生活必需品。

程顾卿想不到那么好卖的,以为还要花长一点时间才卖完,谁知道他们只走到蟠龙镇就卖完了。

还说一点挑战力度都没有,走在街上喊两句,那些人听到2文一斤,二话不说就买了。

你一袋,我一袋,几千斤的木炭就没有了。

如果一天只烧木炭5个小时,一个月得用80斤左右,一个冬天起码要买300斤。

刘婆子跟儿子去卖炭,也就是十几户人家就能包圆5000斤,所以才卖得那么快。

程顾卿听到他们卖炭经过,更加有信心了,更加积极烧炭了。

把这个消息告诉山里的汉子,个个兴奋地跳脚,喊着不眠不休也要日日夜夜地烧碳窑。

徐麻子杀好羊,爆炒后,加入水熬汤,等出锅,香气扑鼻,汉子们的肚子咕咕叫。

吃上一口热羊汤,整个身子暖呼呼,吃上一口羊肉,心灵得到满足。

烧窑的汉子度过一个美妙的晚上。

第二天一早醒来,程顾卿带着乡亲们又在隔壁开了两个炭窑。

生意火爆,大家干劲十足,势必在冬日里赚到春日里的启动资金,为春天来的开荒做准备。

连续烧窑烧了两天两夜,再等2天后,程顾卿带着汉子开窑。

这次幸运多了,8个碳窑出来的木炭都成了。

村长一早爬上山,看到一条又一条的木炭,泪流满面,激动地说:“老天也保佑,祖宗保佑,俺们徐家村的木炭又成了,俺们又可以赚铜板了。”

其他老头也非常感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徐家村终于找到吃饭的营生了。

大家激动完毕,迅速干活,把8个碳窑的木炭清理干净,一个麻袋一个麻袋地装好,扛下山。

刘婆子和她的儿子看到又来货了,立即组织队伍,把木炭放上牛车,驴车,骡车,争分夺秒地往外销售。

不仅徐家村有木炭卖,其他人也有木炭卖,徐家村可要讲究一个快速。

至于担不担心争夺别人的生意,引起麻烦,刘婆子拍了拍胸膛,满不在乎地说:“抢就抢,有什么大不了的。俺们人多,谅他们也不敢上来找茬。”

程顾卿听到后,嘴角抽搐,刘婆子说得对,谁敢上来找麻烦呢。

每次出去卖炭,十五个汉子一个队伍,不仅身强力壮,还脸带杀气,谁敢上来争论呢?

随后刘婆子又说:“有些难民也买木炭,俺看俺们也没抢他们的生意。”

上元县人变多了,木炭供货商也变多,天经地义,所以徐家村不存在抢生意。

程顾卿也是这样认为的,凭本事卖木炭,凭本事赚钱。

一轮又一轮的木炭下山,一轮又一轮地拉木炭出去卖。刘婆子慢慢地向更远的地方销售,走出上元县。

程顾卿真佩服刘婆子,要不是性别限制,年龄限制,时代限制,刘婆子肯定是出息的买卖人。

蟠龙村的郝村长找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