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欲买桂花同载酒51(2 / 2)

一众使臣恍然,“原来如此……”

有人记得,“那位小薛将军还未加冠吧?当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将门无犬子,小薛将军年纪轻轻便已如此神勇,两位将军在天之灵,也可得些许安慰了……”

——将门无犬子。英雄出少年。

而今京城之中,人人嘴里说的最多的,也都是这两句话。

他们不知前线凶险,但光听人描述也知道小薛将军的这一番举动有多么危险,孤身入敌营,烧毁看管最严厉的粮草辎重,这是以命相搏,于绝境之中赌一个逆转胜局的机会。

也幸在他成功了。

更妙绝的是,薛忱虽然烧毁了夏军大半以上的粮草辎重,但并不是全部。

若尽数烧毁,将夏军逼至绝境,夏军必定反扑——毕竟只要继续攻破商国城池,他们就能获得城池内的粮食补给。

所以,薛忱特意给他们留了一些。

留的粮草足以让他们饿着肚子再撑上几日——薛忱也不担心夏国后续送来补给。

粮食可以补给,但那些被毁去的衣被武器却是没那么容易补上的。

眼下还是初春,北地天寒,夜间无衣被御寒,白天还要饿着肚子作战,夏军坚持不了多久的。

在成功烧毁夏军粮草辎重的消息传回京城之时,皇帝当即便下了旨,封薛忱为正四品忠武将军,正式授予统帅三军之兵权。

这跨越数级的越级晋封,此时此刻却再没有任何人说什么不妥了。

就是朝中最古板守旧的那几个老臣,都默许了这一举动。

少年搏命,挽大厦于将倾,救一国之气运——如此情况还要搬出什么旧礼来说事,那可真是读书把脑子都读没了。

只是眼瞧着又一位“薛将军”出世,也不禁有人开始思考。

难道这天底下除了薛家的人,就没人能挑得起那统军抗敌的大梁来了吗?

朝中的那些官员心里是如何想的,远在前线的薛忱并不知道。

他也根本不在乎。

他的心中燃着一团幽幽冷火,从他抵达西北,见到薛惟的尸首,听到薛贺口中的一切之时,便燃了起来。

他恨,但他恨的不止有夏贼,更有朝中之人。

……

安正二年,三月二十,前线军情塘报再次传递回京。

不过这一次。

塘报中除了写有最新的军情之外,更写有一件事。

皇帝刚封的那位正四品忠武将军薛将军,在塘报中直言,其父兄之死非战不利,而是人祸,恳请天子彻查朝中通敌叛国之奸臣,以其头颅,祭其父兄及枉死的西北将士魂灵。

消息传开,满朝皆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