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欲买桂花同载酒110(2 / 2)

皇帝忌惮的,当然不是因为薛忱在京中就会来救她了。

就他们这些年来的关系,皇帝要杀她,薛忱不上来给她补两枪就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皇帝忌惮的,是薛忱会在鹬蚌相争之时,成为那个得利的渔翁。

虽然这些年来,皇帝一直指望着薛忱来和她争斗,但这并不代表他就有多信任薛忱了。

毕竟任谁都看得出,薛忱对皇帝根本没有半分忠心。

皇帝、她、薛忱,三方之间一直都是互相牵制的。

只不过因为薛忱是个保家卫国的好将军,而她是个贪赃枉法的坏奸臣,所以看起来才像是薛忱是和皇帝一边的。

按照薛忱如今在朝中,在军中,在百姓之间的威望,如果在皇帝杀她的时候薛忱顺势推上一把,假装不小心把皇帝和她一起杀了,之后就算他直接自己登基为帝,恐怕也没有多少人会感到不满。

所以皇帝必须等薛忱离开京城,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动手杀她。

主动派薛忱去边关镇守不行,那样会招致她的怀疑,皇帝只能等一个能够让薛忱自然而然离开京城的机会。

就像如今的边夏犯境。

……

唐今重新拿起了摆在书案上的另一封塘报。

这封塘报依旧是汇报军情的,不过汇报的是侧面战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嗯……不管从哪封塘报来看,夏军都拖不了薛忱太久啊。

皇帝要秘密安排那些亲兵靠近京城且不被她发现,至少也要半年的时间。

但以皇帝谨慎稳妥的性子,如果只有半年的时间他是不会动手的。

至少也要一年半。

一年的时间用来布局杀她,剩下半年用来整理她死后留下的势力,这样一来,即便薛忱回京,收回了权力的皇帝,也不用担心薛忱会趁机造反了。

原本这个时间应该是够的。

那日朝堂上唐今逼薛忱立下的军令状的期限就是一年。

一年的时间击退夏军,剩下半年整顿军队回京城,一年半的时间,原本是刚刚好。

但。

这么些年,薛忱也一直在成长啊。

过去需要他搏命拼杀才能赢下来的夏军,现在已经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了。

这么打下去最多半年的时间夏国就又要派使臣来求和了。

……

不过。

唐今放下了手中的塘报。

刚刚都说了,对于这件事皇帝比她更急。

好不容易才等到这么一个时机,这次若是不动手,下一次,恐怕要等到三五年后了。

三五年的时间,现在的皇帝现在可等不起。

皇帝必须趁这一次机会动手。

所以,就算唐今什么都不做,皇帝也会想办法让人拖住薛忱的。

需要考虑的事情少了一件,唐今也可以分配更多的精力到更为重要的事情上去了。

在最后的这段时间里,她必须尽快接回宁儿。

花费了整整九年的时间,虽然皇帝一直将宁儿藏得极好,但唐今到底还是得到了一些线索。

这些年来,为了跟她证明宁儿还好好地活在世上,皇帝每年都会给她一些宁儿的东西。

还只有两三岁时,皇帝会大方地给她几幅宁儿的画像,当然,是不曾描绘五官的那种。

而到宁儿五六岁的时候,皇帝给她的,就只是一些宁儿自己画下的涂鸦,偶尔会有几张稚嫩的大字。

皇帝将那些东西上有可能会暴露宁儿所在的线索全都抹去了,但唐今根据画像上宁儿的穿着首饰风格、宁儿写字所用的笔墨纸张的类别产地、残留在纸张上的细微痕迹,大致判断出了宁儿所在的位置。

宁儿身处东南沿海一带。

得出这样的结论之后,唐今当然立马就遣人去调查了,在找遍了东南地区的几大州城,将该地区十岁以下的所有小孩户籍档案全部都翻看过后。

她找到了一个极为符合宁儿条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