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最后的退让(2 / 2)

可现在被逼着这么做,他这心里就很不舒坦了。

不过,赵桓硬生生的把这一口气给忍了下来。

当务之急就是先让这位活爹回来,三十里就三十里吧!

这个面子,他给了。

“可。”

赵桓应下了。

曹辅一看赵桓答应,连忙跟李纲说道:“李宣抚,祥符县不是陛下对太上皇父子之情的底线,而是我们百官的底线,这一点你务必要和太上皇说清楚。”

曹辅这话说的让冷脸的赵桓,瞬间缓和了不少。

这话听着就很舒服。

尽管曹辅并没有拍马屁的意思。

可他这话就表明了,是在为赵桓背锅。

不是皇帝不同意去南京迎接太上皇,而是他们百官不允许皇帝冒险。

如此一来,算是把赵佶给顶回去了。

他要是执意要赵桓去南京,那就是给脸不要脸了,非要跟百官站在对立面,必然会失去人心。

就从赵佶这一套流程看下来,谁看不出来他对于权利的眷恋?

所以,赵佶断然不愿意让自己走到百官对立面。

就怕比较,曹辅这话一出。

跟李纲这个把锅给带回来的人,在赵桓心目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纲听了这话,也觉得合情合理,出城三十里算是最合适的距离了。

一来也足够显示出陛下对太上皇的敬重之心。

二来也能保证朝政不会受到影响。

耿南仲一看赵桓对曹辅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心中唯恐自己的地位受到影响,便想要争宠。

沉吟了下,耿南仲开口说道:“陛下,若是前往祥符县迎接的话,臣以为为了避免不测出现。”

“在陛下与太上皇会面之时,应当让太上皇屏退左右护从,请太上皇单独与陛下相见,以防有意外发生。”

耿南仲着急了,所以他迫切的表现自己,企图让赵桓看到他的忠心。

虽说耿南仲已经是赵桓的心腹,但没有什么是不可替代的。

赵桓之前对曹辅也是不喜,如今不就另眼相看了?

刚刚都不问他们这些心腹,而是问了曹辅。

更关键的是曹辅一说,就代表了赵桓的意思。

这就让耿南仲有了危机感,生怕自己被取代。

毕竟曹辅,确实很有能力。

这主意出的就是比他好。

因此耿南仲也着急出主意,好让赵桓也看到他的能力也不差。

可耿南仲这话一出,赵桓还没反应,李纲就急了。

“荒唐。”

李纲怒道:“陛下,耿南仲此话分明是要陷您于不义之中呐。”

“天下之理,无非诚实磊落,光明正大与揣度猜忌,暗昧多疑之别已。耿南仲不以光明磊落之道辅佐天子,而行暗昧猜忌之事。”

“如他这般,岂非是挑拨天家父子?”

李纲正直磊落,他没错,他的出发点从道义上来讲一点错都没有。

耿南仲这话的确有用阴暗之心,去猜想父子之情。

如果真这么做了,这父子俩还能和好吗?只怕会间隙更深。